湖北日报讯(通讯员周蕊)6月2日,江夏南桥上商贾往来、行人摩肩、钟磬齐鸣、长歌袖舞,古意盎然,由中共江夏区委宣传部主办,区文化和旅游局、山坡街道办事处、区全域旅游发展中心、区融媒体中心共同承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江夏区首届“走桥”活动在此举行。
南桥是武汉乃至湖北省境内,现存最早且有明确纪年的桥梁建筑,距今已有673年历史。在古时候,南桥是当地村民通往外界的必经通道。为了让大家沉浸式体验当时的风貌,江夏区文化和旅游局对当时的场景进行了重现和复原,现场设置了古风市集、非遗展示、汉服体验、文创产品、泊船码头、钟磬礼乐等多个区域。
活动以南桥为舞台背景,开展了一场情景交融、跨越时空的文艺表演,演出在荡气回肠的编钟演奏《高山流水》《太平盛典》中拉开帷幕,悠扬悦耳的古筝合奏《万疆》《茉莉花》赞颂江夏的秀美山川,盈盈长袖的古典舞《采薇》再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情画意,歌伴舞《过桥风吹》表达了江夏人民对古桥的深情依恋,实景剧《南桥印象》以雾里行舟+笛子独奏+戏剧表演+汉服生活秀+现场解说+赠送香囊的多元表达与互动方式,带领观众走进历史深处,回望往昔南桥端午时节的繁华盛况,致敬出资修建南桥者东山公,将现场气氛推向顶点,赢得当地村民的阵阵掌声和喝彩。义务守护南桥33年的山坡街陈六村大屋饶湾村民饶浩功眼眶湿润地说:“从小就听村里老人讲述南桥以前的热闹场景,没想到时隔数百年今日能够得以一见,心情非常激动,作为东山公的后人,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了解南桥,关注南桥,保护南桥。”
据悉,江夏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为武汉市创建东亚文化之都、贯彻“文化名区”战略开展一系列参与感佳、认同感强、文化味浓的活动,围绕南桥等辖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挖掘《南桥的传说》和绘制南桥长卷等形式重现古郡江夏的历史风华,留住江夏符号、传承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