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回头看”均指出湖北省磷化工及磷石膏污染控制不力问题。2021年8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湖北省,督察组结合前期暗查暗访,对相关地市整改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督察组认为,部分磷化工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目前,整改进展如何?5月1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随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赴孝感采访。
问题回放:
雨污混排导致河流断面超标
湖北省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磷石膏库渗漏,导致磷石膏库下游水体水质超标。暗查发现,该磷石膏库坝下雨水沟总磷浓度最高为1.41毫克/升、氟化物浓度最高为4.34毫克/升,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的6.05倍和3.34倍。
该公司还通过雨水口偷排污水。经监测,总磷、氨氮和氟化物浓度分别为243毫克/升、56.7毫克/升和323毫克/升,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1214倍、55.7倍和322倍。污水排入大雁河后最终汇入澴河,导致下游10公里处的余家坡国控断面不能稳定达标,2019年和2020年分别有4个月和5个月总磷或氟化物浓度超标。
同时,暗查发现,该厂区内生产用化工染色剂发生泄漏并通过雨水口直排外环境,导致大雁河受到污染,呈明显红色。
此外,襄阳市南漳龙蟒磷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磷石膏库内磷石膏堆填不符合规范,雨天时磷石膏被冲刷直排外环境。
现场探访:
磷石膏产业园9月投产
5月17日,在大悟县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园,湖北聚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陈峥嵘拿起一块自保温砌块。“和市场上其他磷石膏利用产品相比,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部由固废材料做成,包括25%的磷石膏和其他的污泥,而且自带保温效果。”陈峥嵘介绍,用自保温砌块砌外墙,可免去外墙粉刷和保温程序,节省人工和时间成本。
产业园内,工人们正用自保温砌块砌筑办公楼,浅灰色砖体,配上深灰色斑点,别具特色。“首先,我们自产自用,产业园内所有构配件都将采用这一自保温砌块,符合国家标准。”陈峥嵘说,一块砖全部为自主研发,拥有58项专利。
陈峥嵘算了一笔账,目前由于产量较低,自保温砌块价格相对高一点,每立方米400元,平摊到一块砖上约10元。“单算这一块砖,大约比普通砖贵10%,但我们的自保温砌块不用外墙粉刷和保温工序,比普通砖节省成本超10%。”陈峥嵘说,随着产量和订单的上升,预计产品价格会降低。
黄麦岭控股集团执行总经理高振华介绍,磷石膏处理是世界难题,黄麦岭每年产生约70万吨磷石膏,此前都用来做水泥缓凝剂,销往安陆、河南信阳等地,每年约消化15.2%的磷石膏。目前,黄麦岭与聚海环境合作,加快推进大悟县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预计该项目今年6月底建成,9月投产,可年消纳黄麦岭磷石膏30万吨以上。
整改进展:
筹划成立绿色产业发展公司
据介绍,化工染色剂发生泄漏、雨水口污染特征因子超标,暴露了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历年来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措施存在短板。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该公司投资6000余万元,对全厂雨污分流、清污分流进行整改。目前,尾矿库渗滤液工程改造等已完工,全厂雨污分流计划8月30日前完成。
为实现今年全省磷化工企业磷石膏综合率要达到50%目标值,黄麦岭控股集团已筹划成立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黄麦岭承担磷石膏开发和利用的主体单位,破解目前磷石膏无害化和利用率低的困局。该公司拟首期投资4000万元,建设30万吨/年磷石膏无害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采用煅烧工艺生产建筑石膏、自流平砂浆和抹灰石膏等。下一步,该公司有望做大黄麦岭公司非肥业务的营业收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极。同时,黄麦岭积极与周边地方建材及环保企业合作,提升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增量。
此外,襄阳针对曝光问题,相关企业企业分别投入1800余万元对磷石膏堆放场、投入500余万元对石膏渣场问题进行整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郑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