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眼中的“问题学生”到她班上都会变得听话 这位名师激励“调皮生”有秘诀

楚天都市报 2022-06-02 08:17

李红燕老师正在教学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理晶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 通讯员朱素芳 宋骥 周弘 实习生 刘佳丽

她三十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带的班级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她对学生如春风化雨,能将“调皮生”变成先进生;她就是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学校CBD校区的李红燕老师。她曾获评“武汉市百优班主任”“江汉区功勋班主任”“江汉区模范教师”等称号。李红燕常说:“我只想教好每一位学生,对得起家长的嘱托,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因材施教重视每一位学生

5月31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在江汉区红领巾学校CBD校区见到了李红燕老师,着装整洁朴素。校区执行校长王玲对记者说,她与李老师共事多年,记忆中,李老师还是年轻时的模样,很纯真,很朴实。

1992年,19岁的李红燕毕业后来到江汉区红领巾学校,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如今她已49岁。三十年的教学生涯,李红燕接触到的学生有品学兼优的,也有“调皮捣蛋”的,但所有的学生她都非常重视。同为班主任的陈雪芹老师说:“我真的蛮佩服她的,旁人眼中的‘问题学生’通过李老师的感化总能得到‘治愈’,变得听话,学习习惯也会变好!”

李红燕对于“调皮”的学生有着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秘诀就是发现他们的优点,不断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打开心扉,树立自信。

多年前,一位“调皮”的学生小赵转校来到李红燕的班级就读。据了解,小赵在原先的学校经常与老师和同学发生冲突,大家都拿他没办法,无奈之下,家长只能选择给孩子转学。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李红燕一边加强对小赵的关注,一边积极与家长沟通。不上课的时候,李红燕就到班级巡查,坐在教室观察小赵。同时,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她了解到,小赵在家中备受宠爱,父母也从不舍得打骂。

“小赵学习成绩不好,因性格强势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非常想得到大家的关注。”找出原因后,李红燕开始“对症下药”,她一边劝说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一边寻找激励点开导小赵。

通过日常的观察,李红燕发现小赵上课特别喜欢做“小动作”,尤其是爱玩剪刀。“玩剪刀就要玩出花样,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鼓励他拿起剪刀尝试学剪纸。”让李红燕没想到的是,小赵的动手能力很强,从简单的动物剪纸到制作复杂的飞机、轮船模型都不在话下。

李红燕将小赵的手工作品摆放在讲台和办公室,当着其他老师和同学的面夸赞他手巧,小赵慢慢树立了自信。李红燕看见小赵思想得到转变,便开始每天抽空给他补习。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小赵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学。

“他是个可爱的孩子,毕业后还经常回来看我,关心我,让我感到非常暖心。”李红燕说。

坚守教学三十年如一日

身为班主任,不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加上还要教学,李红燕的日常的工作非常繁琐。2014年,因教学要求,李红燕主动提出多带一个班的语文。这意味着课时量要增加一倍,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李红燕将班里的学生分成了8个团队,学习任务、班队活动都以团队竞争的方式进行,培养孩子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另一边,李红燕大胆尝试打破班级界限,利用晨读、专题课等时间创造机会让两个班的团队交流融合,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又培养了合作意识。

“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李老师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情况下,两个班语文成绩竟然在全区名列前茅。”执行校长王玲提起李红燕,眼里满是敬佩。一起共事十几年来,王玲走上了管理岗,但李红燕还是一名普通教师。对此,王玲颇有点“恨铁不成钢”。

“她的教学能力在业内都非常有名,无论多么特殊的班级、学生,到了她的手里都能发生很大的改变。”王玲说,因为各方面工作都十分突出,领导曾多次想提拔李老师,无奈她淡泊名利,只想坚守在教学岗位。

在同事眼中,李红燕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我看到她每天都是最早到学校的。”负责保洁的徐师傅说,李老师通常在早上七点左右到学校,吃完早饭就来到教室,首先开窗通风,接着是整理教室的卫生,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整洁舒心的学习环境。

在李红燕看来,教书育人,最重要的就是知行合一,老师以身作则,用自己去做表率,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无私分享教学经验

“从教三十年来,她从未与学生家长发生过冲突,另外,她极具人格魅力,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性格比较特别的老师,她都能与之相处融洽,如果有问题向她请教,她也会毫无保留把她的经验分享给你,大家都很尊敬她。”王玲说。

2018年,青年教师媛媛(化名)毕业进入红领巾学校工作。刚当班主任时,媛媛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办公的李红燕主动做好“传帮带”工作,看见媛媛在面对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总会第一时间耐心指导。

“她把我当‘弟子’一样传授经验,无论她多忙,都会抽空指导我解决难题。”媛媛说,空余时间,李老师总会主动与她分享班级管理经验。例如,当学生调皮时,老师首先要静下心来,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与他们沟通,不能一味指责,要慢慢引导,同时,要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做到家校合一,共同发力。

除了班级管理,在学科教学上,李红燕同样担起了“传帮带”的责任。去年期末时,媛媛需要上一节展示课,“第一次公开上展示课,内心非常紧张,李老师前前后后陪着我熬夜整理教案,在上课之前,她又陪着我逐字逐句把内容过了一遍,她耐心细致地指导,让我非常有底气。”媛媛表示,李老师不仅对她很有耐心,其他年轻教师遇到难题后,李老师也会毫无保留地提供帮助,大家都视李老师为工作榜样、人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