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2019年初开工,在经历了3年多的建设后,今天(31日)上午,大桥进行合龙作业。这是我国首座公路与高铁平层布置的斜拉桥。总台记者赵雄在现场为我们带来了最新的报道。戳视频↓↓↓
钢箱梁是从重庆运到宜宾,在水流湍急的长江里通过精准定位,找准位置后通过起吊的方式进行精准调整。再未完全焊接完成前,将通过临时的钢板和吊机的双重保险,保证了安全和质量保障。
大桥全长1742米 高铁汽车并行
这座大桥全场1742米,此大桥最大的亮点是设计为4线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和6个快速车道。中间有专门的防护栏,互不干扰并行。未来通车后,将会看到高铁和汽车平行运行的画面。
建成通车后将形成南向出川大通道
大桥建成通车后,是蓉昆高铁、渝昆高铁共同过长江的通道,未来将形成四川南向出川的大通道,带动沿线多个城市交通互联互通,区域融合发展。大桥连接长江两岸沿江国省公路,对优化交通路网结构、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将极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更好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互联互通、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公铁平层设计更加低碳环保
最后一节钢箱梁重480吨,吊装过程中有哪些难点,以及这种公铁平层设计又有哪些优势?
宜宾临港长江大桥的最后一节钢箱梁因为体积庞大,需借助专门的定位船精装定位,无误后才能将其从水面吊装到桥面。
蜀道集团宜宾临港长江大桥项目经理 张凯:这个合龙段的钢箱梁有480吨重,在吊装过程中,各种吊装系统要恒定。整个(吊装)过程需要6个小时。在匹配的过程中要各方通力协作,才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此外,宜宾临港长江大桥最高的主塔达到250米,整座桥全长1742.1米,此次采用的公铁平层布置,更加低碳环保。
中铁二院宜宾临港长江大桥设计负责人 王亮:我们在进行宜宾临港长江大桥设计时,充分调研了两岸的地形条件。该桥位采用公铁平层布置,市民以后出行就可以减少爬坡,市民过江以后会更加便捷也更加低碳环保。
宜宾临港长江大桥于2019年1月1日动工,预计将于2023年建成通车,建成通车后,从成都到昆明的时间将从现在的约六小时,缩短到四小时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