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天调研近20省市,武大教授25万字新书没引用任何学术著作和论文

大武汉客户端 2022-05-29 15:14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9日讯(记者张维纳)“书中没有引用任何学术著作和论文”,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杨华5月29日确认了外界对他新书《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的这一评价。

“郡县制,天下安”,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25万余字的《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今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县域治理体系现代化》《县域治理能力现代化》《县域治理的自主空间》《基层干部的激励与发展》等四个部分,共38篇文章。

记者看到,38篇文章《条块关系:博弈与均衡》《领导的权威如何树立:单位政治与一线政治》《县级执法权怎么下沉》《如何做好非中心工作:以项目为抓手》《自主性激励:让基层干部把工作当事业》《中层配备与事业编激励:让大多数人看到希望》等,写于2016年至2021年,每篇文章均无学术著作、论文的引用标注。

身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杨华,同时也是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他自2007年开始从事农村调研,近年来将研究重点从农村转向县乡,曾前往全国近20个省市调研,累计调研时间超过1300天。

杨华新书《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封面。

杨华介绍,《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一书是基于他十多年来的研究和最近几年的调研成果写作而成。他说,这是一本随笔式的观察性写作,书中没有引用任何学术著作和论文,只是通过大量人们耳熟能详又耐人寻味的真实案例,揭示县乡政治运作的逻辑和机理。

多位专家学者对这本书给予了热情推荐。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原所长房宁评价,《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好似一张准确而详尽的中国县域治理问题的诊断书。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颜昌武认为,杨华的这部作品,讲述了县域治理中大量耳熟能详又耐人寻味的故事,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提供了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