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支前“大后方”到乡村振兴 山东朱村特色产业带动百姓增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5-29 14:12

走进革命老区,重温峥嵘岁月,追寻红色足迹,感受时代新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貌》,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山东,走进沂蒙革命老区。

说到沂蒙精神,我们还要去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的朱村看一看。朱村是抗战初期就建立党组织的支前模范村。革命战争年代,朱村留下了钢八连抗击日伪军救百姓、老百姓踊跃支前等革命故事。

2013年11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村考察,了解革命老区群众生产生活。他叮嘱当地干部: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总台记者窦效磊就在朱村进行现场观察。

赓续红色血脉 深挖红色文化潜力

说起朱村,很多人都习惯性地会在朱村前面加上“红色”两个字,这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朱村战斗,朱村也是“支前”模范村,革命战争年代,很多村民就是推着小推车,往前线运送粮食、药品等等,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红色历史也是朱村最大的资源,因此保护好、传承好是最重要的事情。来到朱村,到处都能看到红色的印记,一进村就能看到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由村里建起来的,规模不大,但每天过来参观学习的游客络绎不绝。而为了更好地留住红色记忆、讲好红色故事,在马路对面又修建了5个场馆,包括沂蒙支前纪念馆、朱村村史档案馆等等。依托红色资源,朱村在大力发展旅游,从2019年开始,朱村又进行了一次提升改造,现在整个村庄就是一个大的景区,朱村的村民不仅可以在景区上班,还可以开店、经营民宿等等,老百姓守在家门口就可以发家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百姓增收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不只有红色旅游,当地还有一个特色产业,那就是柳编,用杞柳制作各种各样的工艺品,现在正在进行一个柳编比赛,是朱村所在的曹庄镇举办的,因为每年的9月份,县里都会举办柳编大赛,而今天在朱村进行的比赛相当于初赛,竞争非常激烈。

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地编制柳编的原材料是这种杞柳,晒干以后才能编织,一斤晒干的杞柳20块钱左右,但编出来的工艺品能卖几百块钱。

而柳编也的确是一个富民产业,在临沭有10多万人从事跟柳编相关的产业。前些年,当地很多柳编企业只是给人家做代工,利润很低,而现在不一样了,有自己的设计,有自己的品牌。

而这样的柳编产品在朱村里就有销售,大家看到有个小超市,名字就叫做“朱村好日子超市”,刚刚开业不久,里面卖的东西都是村里或者县里产的,有柳编、花生、咸菜、干果等等,都是当地非常具有特色的产品。这家超市并不是个人开的,而是由村集体来运营,相当于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销平台。

朱村的发展不仅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也给周围村庄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现在围绕朱村,正在打造一个一村带九村的乡村振兴联盟,让更多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