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区看新貌丨种养循环 特色产业发展有诀窍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5-28 11:33

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产业,是革命老区实现后发追赶,促进老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作为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项目,巴中市南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刚刚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南江县发展特色产业有什么诀窍,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记者 童米:这声清脆响亮的吆喝声,出自巴中市南江县杨坝镇养殖户的口中,每天他们都会将自家的黄羊,赶至这山清水秀、绿草如茵的放羊点,而这也是他们一天工作的开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江县,平均海拔1100米,温润的气候条件、宽广的植被覆盖面积,造就了南江黄羊良好的生存环境。除了在绿水青山生态优美的地方放羊,如今的南江农民还喜欢干一件“美差事”,那就是养花。

巴中市南江县云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包中钢:它的主要成分是我们黄羊的粪便,经过半个月的发酵和过滤后,成了液态有机肥。

如今农民们不仅利用金银花的药性助力黄羊提高疾病抵抗力,还借助黄羊的“反哺”,让金银花出产品质实现大幅提升。“种养循环”,将南江黄羊这块农业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有了金银花的助力,南江黄羊健强的体质带动了出栏率。近年来,南江规模羊场、家庭羊场、养殖大户不断增多,老乡们看到了在家门口发展黄羊产业的前景。吴婷,曾经是一名保险公司业务员,返乡后在村里建起了家庭羊场。平日除了放牧,吴婷还当起了主播,在互联网上“直播带货”。

南江黄羊养殖专业户 吴婷:平时有很多人在我们这上面游玩,参观我们这里的南江黄羊。这样美丽的大草原上,才能长出这么美的黄羊。

从金融行业,转投现代农业,吴婷说,这种职业上的变化不仅没有让她的收入降低,反而更高了。这两年不光买了车,家中还盖上了二层小洋楼,红红火火的日子定格了眼前这一张张灿烂幸福的笑脸。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江通过东西部协作资金注入以及育肥技术研发、原种场扩繁选种等举措,全县黄羊饲养量从19.6万只增长到46.5万只,增幅137%,年出栏黄羊达22万只,增幅109%,整个黄羊产业发展资金累计投入6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