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聚 经济增速“一骑绝尘” 百强进位的汉川实践①

楚天都市报 2022-05-27 07:50

汉川童车

湖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

图片由汉川市委宣传部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通讯员 尹青 韩超 杭欢 王先忠

从传统的纺织服装到新兴的光通信产业,汉川凭借强劲的发展势头,挺进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有人曾用“一骑绝尘”来形容汉川势如破竹的经济增速。

近年来,汉川市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把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作为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拼搏赶超的关键举措,全市形成了纺织服装、金属制品、食品加工、包装印刷、电力能源5大支柱产业和光通信、泛家居、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5大快速成长产业的10大产业集群。近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汈汊湖畔的汉川市,所到之处项目工地建设如火如荼。

1

卷筒纸起步 做成单体最大包装企业

包装印刷产业作为汉川市5大支柱产业之一,截至目前,汉川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多家,已成为华中地区重要的包装生产基地。

从一张卷筒纸起步,发展为目前全省单体最大的纸包装企业,湖北恒大包装有限公司就是汉川包装印刷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全年,该公司销售额超过10亿元,而今年一季度就已完成销售额2.8亿元,超去年同期14.4%。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恒大包装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公司的老员工,现任湖北恒大包装有限公司储运部经理林义斌亲眼见证了公司从30余人的小作坊发展壮大。

“公司成功的关键是始终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林义斌说,记得2010年腊月二十八,公司当时已经放假,接到客户的订货电话后,“总经理带队立即组织了所有管理人员把设备装起来,投入生产。大年三十把这批订单正常交付给客户。”

随着市场蛋糕越做越大,恒大包装在订单稳步增长的同时,不断推进技改创新,甚至直接投资1亿元,引进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产量得到大幅提升。

公司在产品研发上也做到了“特”和“新”,不断根据客户的需求,研发出不同的产品。“今年第三期建设要动工,后期我们还将拓展市场,在襄阳和宜昌布点,真正把公司做成一个纸箱包装的旗舰店,力争在创业板上市。”湖北恒大包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小毛介绍。

2

区位优势好 节能板材汇成产业基地

“汉川的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对公司业务的承接、人才的引进都有助推作用。”日前,湖北科利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涂仁杰向记者道出了企业当初落子汉川的缘由。

该公司位于汉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集冷库保温板材和建筑节能板材及各类工业门、冷库门生产和轻钢、冷库工程围护体系设计、生产、安装、服务为一体的企业。

自2017年下半年投产到2020年底,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仍实现板材产量从0到150万平方米的突破。目前,该公司产品和服务覆盖了湖北、湖南、四川和安徽等省份,客户群体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生物医药、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和养殖企业等。

乘胜追击,抢抓市场。今年,以聚氨酯和岩棉复合板为主打产品的科利公司,正计划再上一条夹心复合板连续线,继续扩大产能,计划在3年内实现板材产量达250万至300万平方米。

据了解,这条生产线是国内近20年来引进的,唯一一条整线进口的复合板连续生产线,具备年产150万平方米建筑节能复合板和冷库保温复合板生产能力。

“目前一期总投资2亿到3亿元,整个项目建成预计投资5亿至6亿元。”涂仁杰说,今年他们计划开发配套工程、维护工程、钢结构工程,以及为产品配套的冷库门、工业门的安装、服务和技术开发,“二期、三期建成后,年产值预计达到6亿元。”

项目全部建成后,汉川市将成为中部地区以建筑节能板材和冷库保温板材为基础,各类配套产品生产企业汇聚的产业基地。

3

严把质量关 汉川跻身七大童车基地

汉川是全国七大童车基地之一,历经30多年发展,汉川童车远销中东、南美、中亚等地,出口创汇攀新高。

整洁宽敞的车间,自动化的生产线,一台台“贝丽可”牌童车鱼贯下线。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洋田集团,见证了汉川童车产业的起伏。

2000年广交会上一次“发传单”的机会,开启了汉川童车走向海外的大门。在商务部门的指引下,洋田集团等多家童车企业纷纷“链接”海外客商,订单不断。随着网络时代来临,汉川童车又一次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电商迅猛发展的背后,同质化低价竞争、品质参差不齐等弊病开始显现。曾经一段时间里,较高的网络投诉率引起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关注。伴随着企业约谈、产品召回,汉川童车一夜之间陷入质量“寒冬”。

汉川童车要走得更远,质量提升迫在眉睫。2017年,汉川制定《汉川童车产品质量提升方案》,组织童车企业负责人前往江浙先进企业学习,邀请广东专家进驻23家企业车间,找出质量问题104项,提出整改建议56项。

洋田集团花费数十万元,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玩具协会的质量管理专家“坐诊”车间。

简约时尚的“敞篷”造型,轻盈灵活的车身,可单手操控、随行随停,这款名为“遛娃神器”的手推车一问世,便成为网上爆款。这是湖北睿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耗时半年,投入研发资金100多万元。

目前,汉川8家童车企业建立了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布料环不环保、管材结不结实、商标规不规范,都由专人把关。在2021年全省质检抽查中,汉川童车产品合格率达到92.9%,4个童车产品入围“湖北名牌”。

从简易婴儿车到品牌童车,从小作坊到大企业。如今,汉川的童车整车企业发展到30多家,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传统服装产业

蝶变新生

3亿件时装,28万件皮草,713亿元产值……这是2021年汉川3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创造的佳绩,为汉川赢得了“中国服装制造名城”的荣誉。

纺织服装产业是汉川市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很长一段时间,企业以简单的代加工为主,品牌少,销售渠道单一。近年来,汉川纺织服装产业不断补链、强链、延链,初步集成纺纱、织布、印染、设计、研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电商平台及网红直播的完整产业链条。

2005年,武汉汉正街大批服装小作坊向外搬迁,汉川看准时机,规划建设汉正服装工业城,吸引80家来自汉正街的服装加工厂。随后又乘势而上,先后建起德州科技园、裕华工业园、北河工业园、华中皮草城、浙江产业园等服装产业园。

凭借庞大的服装加工规模,汉川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盛世伊人、金星、天马、嘉华等织布企业,以及生力纺机等服装设备生产企业,填补生产环节的空白。汉川建设印染工业园,引入银泰达污水处理厂及中南、松龄染纱厂等项目入驻。

很快,汉川集聚一批漂染、水洗、印花、绣花、辅料生产等配套企业,形成制线、织布、印染、加工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以项目建设“补链”,以技术改造“强链”。去年以来,汉川打破对企业技改资金奖补的上限,49家服装面料辅料企业投入近10亿元进行技改升级,当地龙头企业名仁纺织集团主要生产布料缝纫所需的涤纶线,投资将近5亿元建设行业内全球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

数据显示,目前汉川纺织服装配套企业800多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去年规上工业产值713亿元,同比增长28.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5.6%,已经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