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蔡梦娅
临近端午,粽子、咸蛋、绿豆糕等节令产品已占据各大商超、生鲜店的中心位置。作为武汉本地的粽子生产企业,不管是老牌的“扬子江”“五芳斋”,还是新晋“出道”的网红品牌“七年五季”,都在延续传统的同时从包装、口味等方面进行创新,抢占端午市场。
■ 超市
百元左右粽子礼盒最受欢迎
在江岸区百步亭花园路中百仓储,粽子货架摆在进门最显眼的位置,上面几乎都是扬子江和五芳斋的粽子礼盒,多达十余种,价格在69元到289元不等。一旁的冰柜里,则是散装的清水粽和鲜肉粽,价格要便宜很多,19.9元便能买一袋。销售人员介绍:“从上周开始,每天都有两三百人来购买粽子。礼盒产品中,100元左右价位的粽子礼盒最畅销,散装的清水粽则更受附近居民的喜爱。”
除了粽子、绿豆糕、皮蛋、咸蛋等传统端午食品,粽叶、艾草等“草根”产品也在端午节前深受欢迎。在不少生鲜店、菜市场甚至是路边,都有卖粽叶的人,15元左右一斤,约有60多片,和清水粽一样接地气。
■ 扬子江
超九成粽子直供湖北市场
清水粽、蛋黄粽、青稞粽、武昌鱼粽……作为武汉老牌企业,扬子江近年来研发出二十多种口味的粽子,每年总产量达200万个,超九成粽子直供湖北市场,只有少量粽子通过线上渠道销往全国。企业负责人张火清表示:“扬子江是坚持传统又敢于创新的企业,我们坚守原汁原味的本土粽子,也不断地研发适应市场的新口味,让湖北人新鲜感不断。”
从3月开始,扬子江就在筹备今年的粽子生产,包装设计、原料精选、工人培训……到4月上旬,一切准备就绪,开始正式生产粽子。据了解,扬子江的粽子由工人纯手工制作,需经过十余道工序,且每个粽子的重量只能多不能少,还要缠上9道线,防止粽子在蒸煮的过程中散开。
每年生产粽子的高峰期,扬子江的生产车间每天的用工量都在200人以上。工人大多来自工厂附近的村湾,经过统一培训后,严格按照生产规范各司其职,每人每天能扎1200个左右粽子。张火清介绍:“我们请专门做粽子的老手艺人来教工人扎粽子,增加她们的技能,每到端午这几个月,来扎粽子的工人一个月能额外增收3000余元,不少人特意从外地赶过来做工。”
今年,扬子江再次创新,制作出粽子界的“黑美人”——墨宝香粽。其主要原料华墨香黑米,由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研发,在江汉平原种植已初具规模,属于全谷健康类大米。扬子江抢占先机,充分发挥其健康营养的特点,在端午佳节为消费者送上安康。
■ 七年五季
打造更年轻化的粽子
不同于扬子江、五芳斋等老牌传统企业主要关注线下市场,拥有百万网友关注度的网红品牌“七年五季”,天生就要走网络销售渠道。为了抢占更多的端午市场份额,这家位于江夏的企业从去年12月就开始策划,从粽子的包装、选材、口味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打造出不少粽子界“尖板眼”,力求“年轻化”。
七年五季设计的粽子礼盒中,最具特色的是一款“魔方粽”,九个方盒拼组在一起,便能显示出“我好粽意你”的图案,增加互动性和乐趣,十分适合年轻人;还有和黄鹤楼联名的“黄鹤粽情”礼盒,打开呈抽屉型,文艺气息满满。
为了迎合湖北人的口味,七年五季特意研发了极具荆楚风味的桂花莲藕粽和花菇鲜肉粽。产品设计负责人表示:“洪湖的莲藕和房县的花菇,都是地理标志产品,搭配黄鹤楼文创,更能生动地展现湖北特色。”
本版策划/李英波 统筹/贾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