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18年后在央视节目录制现场团圆 他的“人生第二次”让网友“边哭边笑”

武汉晚报 2022-05-27 08:36

一家四口吃上团圆饭(右一为哥哥卫伟)。

占绪莲、卫书银与儿子钟家金(卫卓)团圆。

日前,由央视网、SMG、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二次》开播。第一集《圆》在哔哩哔哩上线后,短短一周的播放量就超过300万次,人们“从头哭到尾”“边哭边笑”。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2002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占绪莲4岁3个月的小儿子卫卓丢失了。这也是一个令人喜悦的故事,18年后,被拐卖的孩子找到了,一家人终于团圆。这更是一个让人揪心的故事,已更名为钟家金的儿子夹在了亲生父母与养父母之间。

记者采访钟家金及本集导演张涛,经历了寻亲、认亲的种种情绪,曾经急于求成的男孩成长为踏实肯干的男人,正为了成为家人的骄傲而努力打拼。离散18年的一家人,也从身份的团圆实现了心灵的团圆。

“当你丢了孩子后,你才知道中国有多大”

2021年1月,导演张涛在北京站出站口见到了占绪莲一家,从蕲春赶到北京,他们是为了与丢失18年的小儿子卫卓相认。什么都顾不上,这位母亲连连发问:“卫卓是不是真的找到了?他现在长什么样?他认识我们吗?”

2002年左右,就在家里经营的小餐馆门口,占绪莲4岁3个月的小儿子拿着一杯豆浆走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寻子过程中,一家人接到过许多电话,可多数都是骗子。即便如此,他们仍不放过每一条线索。一次,有人打来电话,说在其他城市的车站里见到了一个长相相似的孩子,占绪莲夫妇带着大儿子和一众亲戚,连夜驱车赶了过去,大家分头去火车站、机场和各个汽车站,在每一个检票口,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地看。从晚上8点一直找到早晨7点,只能又一次失望而归。回到蕲春,父亲卫书银抱着小儿子的书包,躲到小餐馆的后面,用一块布盖着头,痛哭不已。为了到更远的地方找孩子,奶奶一边捡饮料瓶攒钱,一边四处打听,不幸遭遇车祸后去世,留下积攒的一包零钱。

在拍摄占绪莲时,摄制组一直含着泪,她总念叨一句话:“我作为母亲,没有带好自己的孩子,我自责,这都是我的失职,也是我害死了自己的婆婆。”张涛用一位寻子母亲的话来形容这样的悲痛和崩溃:“当你丢了孩子后,你才知道中国有多大。”

谁也没有想到,人贩子谎称是“别人家多余的、不要的孩子”,将卫卓拐卖到了千里之外的广东汕头。18年里,他以钟家金的名字生活着。他回忆道:“小时候邻居会开玩笑,说我是‘外省仔’,但我一直没当真,因为他们对其他人也会这样说。上学后,和村里的小伙伴发生口角时,他们也会这样说。我一直有迷惑,到底是不是真的,可也不确信。”

“奶奶,我回来了,您安心”

2020年底,苦等18年后,占绪莲终于等到了。通过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黄冈市公安局发现汕头一男子与她丢失的小儿子面部高度相似。在汕头,钟家金也接到了公安机关的电话,他“懵了”,害怕是诈骗电话。但心中的谜已揭开一角,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赶快确认”。他想知道亲生父母是怎样的人,也想让他们安心。

2021年1月10日,在央视《等着我》节目录制现场,离散18年的一家人终于相见了。那一瞬间,三个人紧紧抱在一起。妈妈哭着说:“儿子,我找你十八年了,你在哪里啊。”爸爸则一把将儿子打横抱起,“爸爸好多年没抱过你了”。纪录片的镜头里,钟家金笑着抱住父母,什么也没说。回忆那一刻,他说道:“当时确实很懵,想跟他们说很多话,可一直堵在心里,什么也说不出来。有很亲近的感觉,但毕竟分离了那么久,一下子有了父母、哥哥和那么多亲戚,脑子里一片空白。”

一家人很快回到蕲春,得知消息的人们自发涌到街头,拉着横幅敲锣打鼓。看到那一幕,张涛震惊了,“感觉整个县的人都来了”。妈妈一手牵着小儿子,一手拎着整袋的喜糖,去市场买菜,与人们分享喜悦“儿子回来了”。吃过团圆饭,一家四口一人写一个字,将小餐馆的名字从“农家餐馆”改为“团圆餐馆”。在奶奶的墓前,钟家金学着用蕲春话说道:“奶奶,我回来了,您安心。”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一家人自然地亲近起来。当邻里“催婚”“催生”时,弟弟调皮地看向哥哥,笑问“听到了吗?”没有太多陌生感,他自然地融入了家中。

认亲不是结束,而是“人生第二次”的开始

然而,喜悦过后,忐忑开始滋生。离开蕲春返回汕头后,面对另一个家中的激烈情绪,钟家金哭了:“是不是真的伤害到他们。”占绪莲夫妇同样有担忧,导演张涛看在眼里,“从刚找到孩子到一起过除夕,这中间的时间里,他们很焦虑。找到孩子是一个仪式,还是将成为生命中的事实?”

对这样复杂的情绪,张涛深有体会。纪录片《人生第二次》定位于选择、改变、成长、接受与和解,“寻亲”就成为拍摄选题之一。但在寻找拍摄对象时,他发现,“不是很顺利,愿意认亲的很少,愿意被拍摄的更少”。

蹲守拍摄占绪莲一家100多天,张涛在40T的素材中一度“不知所措”,“认亲之后,亲生父母的情绪很直接,没有太多变化。但认亲故事中远不止这一面,而是有太多强烈的情绪和事实”。为此,导演组在纪录片中以父母、孩子、公安机关等多个视角,一次次讲述占绪莲一家认亲之后的故事。“第一视角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快乐。第二视角则是现实,是又哭又笑,不知是笑着哭还是哭着笑,是当人面对突如其来的转变时,他在纠结什么。”

“努力让自己更好,成为家人的骄傲”

纪录片播出后,在哔哩哔哩网站的播放量已超300万次,无数网友在弹幕和评论中“从头哭到尾”。而在评论区里,钟家金特意注册了账号并写下留言:“18年的缺终究迎来了圆,圆了我两个和谐的家,圆了我心里的一个谜,圆了我二次人生的道路。”

纪录片播出前,他曾有些担心,然而,“看到很多网友的祝福,想感谢他们。也想用我的经历,给那些还没找到孩子的家庭一点希望。对那些还在领养家庭里,对自己身世有疑惑,但又心存顾虑的孩子,也想用我的经历跟他们说,勇敢一点,迈出那一步,不要让自己的一生留有遗憾”。

而现在,他已开启了自己的“人生第二次”。认亲前,因为在广州和朋友做生意亏损,他曾欠下债务,一度想象“天降父母,我能得到帮助吗?”但那停留在了想想而已,“认亲之后,感觉自己的这种想法简直是不要脸。我知道父母想帮我,但犯的错总归要自己承担,不能说认了亲之后,债务就要父母帮我还”。

认亲后不久,钟家金离开广州,和哥哥卫伟一起住在深圳。适应了一两个月后,他白天工作,晚上在地铁口摆摊贴手机膜。“时间不要浪费掉,我现在不拼的话,什么时候再拼?”他说:“认亲之后,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以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会去想着家庭父母,目标也只在嘴上说说。现在有目标、有方向,想让家庭更圆满,让父母过上好生活。想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成为家人的骄傲。”曾经急于求成的“小孩”,也成了稳扎稳打的“男人”,“就像哥哥说的,一步一步来”。

记者万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