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物业调解委员会,啃下矛盾纠纷“硬骨头”——“自治+法治”双轮驱动物业管理(下)

湖北日报 2022-05-26 08:03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婧 通讯员 周燕琼 彭江江

物业管理,涉及自然资源和规划、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10多个部门职能职责。如何连通“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体系,让物业纠纷分级调处、上下联动?5月22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宜昌伍家岗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探究物业纠纷法治化调解新机制。

解决1500余户业主8年临时用电难题

“在物调委协调下,困扰小区近8年的临时用电问题终于解决了。”宜昌上善谷小区党支部书记王杰林说。

上善谷小区位于宜昌伍家岗区宝塔河街道,曾属岳家冲社区管辖范围。近年来,街道办、社区频繁接到小区业主投诉,称开发商违规交房致使小区一直使用临时用电,价格比正常电价高许多。

得知情况后,伍家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2020年4月,区委政法委委派伍家岗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在区物调委主任许金辉带领下,时任宝塔河街道办物业办主任余雪梅、岳家冲社区党总支书记郭华萍组成工作专班,走访相关单位。

多方调研后,工作专班理清矛盾原因:开发商与供电公司、电力施工单位存在合同纠纷,后者胜诉后无法拿到工程款,导致配电工程停工,开发商便启用施工用电变压器供电;因未给业主设一户一表开户账号,物业公司需代开发商收电费缴到国网电力,大部分业主以不符合交房条件等为由拒缴电费和物业费。

“这起纠纷涉及开发商、物业、电力部门、法院、仲裁委员会、市区住建等多部门,需要逐个走访沟通,再多部门会商解决。”许金辉分析。

经多方数次协调,当年7月17日,开发商与供电公司、电力施工单位分别达成和解协议:开发商支付相应款项,电力施工单位完成电力改造,供电公司将多收的电费退还给居民。

如何让濒临破产企业凑齐近两千万元还款?“我们及时召开相关各方紧急会议,促使双方达成补充协议。”许金辉说。

历时1年半、近40次调解,去年8月,小区电力改造工程完成,困扰居民近8年的用电问题得到解决,国网电力免费为1592户业主换上智能电表。

区街道社区织密“物业调解网”

“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体系共同发力,最终小区用电问题得以解决。

这得益于伍家岗区构建区、街道(乡)、社区(村)三级物业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发挥物业管理联席会议机制,构成分级调处、上下联动、联调联处的“物业调解网”——

社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源头管控,调处一般性物业纠纷;街道(乡)人民调解委员会整合辖区内法律工作者、下沉党员等资源,调处较复杂物业纠纷;区物调委借助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律师、公证员等资源,调处重大疑难物业纠纷。

“矛盾纠纷发生后,社区调解委员会第一时间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并通过‘三方联动’机制,及时调解、高效解决。如调解困难,将逐级向上请求支持。”郭华萍说。

“这就从纵向上将物业、业委会、居委会‘三方联动’自治机制与‘物业调解网’对接,打通了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体系。”许金辉说。

如何从横向上解决跨部门协调问题?许金辉介绍,伍家岗区物调委通过对接司法、行政、基层组织、信访投诉四方,及时了解群众诉求,衔接各利益相关方,形成一套较完善的调解机制——

区物调委发现物业服务问题及时提交行政主管部门;与区人民法院互动,接受法院案件委托,减少当事人诉累;将涉及引发群体性物业矛盾纠纷的隐患及时反馈至基层组织,避免辖区出现同类纠纷;主动上门与物业领域信访投诉人面对面沟通,依法依规提出解决方案。

“经过调解委员会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可以申请司法确认,并成为人民法院执行的依据;对无法调处的纠纷,我们也将合理引导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许金辉说。

链接

5月25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物业服务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针对物业管理,参会者提出意见建议——

省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昌海:物业服务管理提质提效必须依靠物业企业、小区居民协同发力。物业企业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小区居民在享有物业提供优质服务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缴费、自我管理等义务,把自治体现到小区管理服务中,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更优格局。

省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严奉宪:要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制定与条例相配套的物业承接查验、物业服务企业退出、维修资金归集和使用等政策制度;切实坚持和加强党对物业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引领。

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委员张华容:要治理小区物业内广告特别是电梯间广告过滥、老旧小区外墙瓷砖掉落等突出问题,推进物业现代化管理,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相关新闻>>

小区有个联席会,专解业主“急难愁盼”——“自治+法治”双轮驱动物业管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