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4日),主题为“奋楫扬帆正当时,乘势而为谋新篇,全力推动东兴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设立十周年发布会在南宁举行。
据了解,2012年7月,国务院批准《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东兴试验区成为全国首批三个获批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之一。东兴试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至2022年满十年征程。
国家沿边“试验田”——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设立十周年间,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效:
十年创新探索,“先行试”的名片不断擦亮。勇担为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改革探路的历史使命,一批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成果全国、全广西领先。全国首张34证合一的“一照通”营业执照在防城港产生。沿边金融改革创造3个全国第一、多个全广西第一,开创人民币对越南盾直接报价兑换的“试验区模式”。积极争取自主先行先试改革事项近100项,成功探索跨境贸易结算、商事制度改革等36条可复制推广经验模式,先后获国务院表彰3次,中越文旅六联合模式获得国家文旅部肯定。“互市+落地加工”“跨境旅游六联合”等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跨境经济助力兴边富民”发展模式成为全国59个经验案例之一,完成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 十年协调并进,“产业兴”的实力显著提升。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边境特色产业,加快构建形成了以绿色制造业为基础、现代物流业为依托、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缩小了沿边沿海地区发展差距,壮大了产业发展实力。2021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900亿元。钢铁全行业产值逾千亿元,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五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加快形成。经开区年完成工业产值接近1800亿元,稳居全广西第一,工业投资连续四年排广西首位。东湾物流园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区,高新区获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新区。广西钢铁基地、盛隆技改、华昇生态铝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五金铜卫浴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全国首个“5G云上钢厂”落户试验区。跨境贸易、跨境金融、跨境电商等六大跨境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十年绿色实践,“生态美”的优势持续厚植。主动适应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要求,全力加大企业技改投入,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坚决放弃了一批高能耗低端产业项目。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等级,空气质量保持全广西前列,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河流水环境功能区水质优良比例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先后获批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名单及广西首个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成功发行广西首单“碳中和”绿色债券以及首单海洋碳汇贷款。边境生态屏障功能明显提升。 十年开放融合,“通道畅”的支撑全面拓展。南宁至东兴、东兴至防城港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南宁至防城港高铁开通、防城港至东兴高铁加快建设,成为国内第一个通高铁的沿边试验区。建成全国唯一连接东南亚国家的海陆冷链物流通道。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中越北仑河二桥建成使用,防城港口岸、东兴口岸获批扩大开放,东兴口岸开通运营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进境种苗(景观树)指定口岸,防城港口岸获批全国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海港进境水果指定口岸,中越北仑河二桥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获准运营,边民互市区从250亩扩建到1500亩,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所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峒中口岸(含里火通道)正等待国家验收以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东兴口岸成为我国出入境人数最多的边境口岸之一。 十年共享发展,“边民富”的成果日益丰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不懈办好各类民生实事。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在广西率先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启动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统筹试点,城镇化率突破80%,获批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扎实推进稳边固边行动,全力构建大协同、多锁链反走私综合防控体系,形成了社会治理的“边境样板”。面对突发境外输入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扛起边海疫情防控的沉重压力和重大责任,把疫情牢牢地控制在东兴市东兴镇的七大社区和防城区的边境村屯,没有出现外溢,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
在会上,记者还了解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目前已近半年。在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然肆虐、地缘政治事件时有突发、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的情况下,RCEP深化了亚太多边经贸合作,提振了全球贸易信心。东兴试验区不失时机地抓住RCEP深度融合本身蕴含的巨大商机、合作契机以及RCEP创造的政策红利,提出建设高质量实施RCEP示范区。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促进RCEP约束性条款在试验区加快落地实施,积极推动实施RCEP相关软性条款。重点围绕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投资和服务贸易、产业链供应链、平台建设、便利化措施和营商环境等RCEP相关内容在试验区先行先试。
二是建设RCEP防城港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加快建设RCEP国际商务基地,构建公共服务、增值服务、配套服务三大平台,为企业提供全链条的“一站式”原产地证书签发、商事证明、出口退税等配套服务。
三是鼓励国内企业通过试验区扩大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创新面向RCEP的投资及合作方式。
进入新发展阶段,广西沿边开发开放和试验区建设在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外开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更加凸显。下一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落实好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指挥部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相关单位抓好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落细,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继续给予试验区倾斜支持,同时争取国家层面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东兴试验区升级发展,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台记者 廖汨 姜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