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蓝皮书》首次发布,已有92种鱼类被列为野生绝迹至稀有等级

极目新闻 2022-05-23 07:33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极目新闻记者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获悉,我国首部《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蓝皮书》日前发布,系统梳理了我国水生野生动物“家底”和保护状况,目前我国已有92种鱼类被列为野生绝迹、濒危、易危、稀有等级。

蓝皮书封面

蓝皮书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委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组织编著。“水生野生动物是水生动物中的珍贵、濒危种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也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分会会长李彦亮介绍,本书全面系统地对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历程、政策法规以及管理机制、主要措施等进行了梳理,首次明确了“水生野生动物”的定义。

蓝皮书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水生野生动物种类极丰富的国家之一,对世界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已鉴定的海洋生物种类20278种,内陆水域有鱼类1384种,湿地野生动物724种。我国现有6000余种脊椎动物中,水生物种占70%左右,已有92种鱼类被列为野生绝迹、濒危、易危、稀有等级。2021年2月公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水生野生动物共有294种。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特有水生生物种类多但濒危程度高,特有种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3倍以上、俄罗斯的近30倍、加拿大的275倍,白鱀豚、长江江豚、扬子鳄、长江鲟、大鲵、胭脂鱼等都是我们特有种。根据权威文献整理,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内陆鱼类濒危物种有252种,其中211种是特有种,占濒危物种总数的83.73%。

蓝皮书还分析了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动物生存环境恶化、保护管理薄弱、保护认识不足、资源状况不清、保护科研落户、社会化公众参与和对外合作交流不充分等。

可喜的是,历时8个月完成的湖北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也于日前发布,在全球首次发现3个新物种,分别是在宜昌市点军区、恩施州巴东县和神农架林区发现的薄鳅属、盘鮈属和荷马条鳅属3个未被描述的鱼类新物种。

“这说明湖北的生态环境加速好转,生物栖息地得到改善,物种丰富度和种群数量进一步提高。”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黄峰表示,长江禁捕之前,江豚大多活动在主航道上,避免被人捕捞。禁捕后,江豚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到支流和岔道上,这是此次能更多观测到江豚的重要原因。

放流中华鲟(极目新闻记者刘中灿 摄)

【延伸】

蓝皮书聚焦15个重点保护物种

其中长江水生野生动物占了一半

已经功能性灭绝的白鱀豚,已经“近危”的中华白海豚,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等级中可能灭绝的白鲟,已经连续五年没有检测到自然繁殖的中华鲟,以及时常出现长江中的江豚……蓝皮书在物种保护部分重点列出了我国15个重点保护物种,包括白鱀豚、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中华鲟、长江鲟、白鲟、胭脂鱼、鲨类等,其中长江水生野生动物占了一半。

长江江豚:新一轮江豚科考将在今年内启动

近年来,关于长江江豚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5月6日,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渔业村赣江水域,有成对江豚跃出水面。4月21日,长江武汉段有江豚浮出江面数十次,专家初步判断约有10到12头。3月23日,长江武汉金口段发现江豚跃出水面,来回翻转跳跃追赶嬉戏。

长江江豚(图源:新华社)

蓝皮书指出,长江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指示物种和伞护种,具有重要的保护地位和研究价值。20世纪末至今,长江流域指示物种白鱀豚、白鲟已多年未见踪迹,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也在不断下降,分布范围亦呈萎缩趋势,其拯救和保护已进入最后的“保种”阶段。

2013年,长江江豚被列为“极度濒危”,2021年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7年,长江江豚科考结论显示共有1012头,其中长江干流445头、鄱阳湖457头、洞庭湖110头。目前,江豚数量大幅下降趋势虽然得到遏制,大但其极度濒危状况没有改变,且长江中下游干流的分布特征呈现出相对集中、日益斑块化的趋势,各群体之间的间隔距离渐趋扩大,表现出明显的地理隔离。

蓝皮书分析,长江江豚致危因素主要有涉水工程建设、水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及有害渔业活动、非法采砂、航运、干流自然岸带衰退等,江豚的保护工作已全面展开,也取得一定进展。其中,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迁地群体已从1990年的5头增长至2020年的80头,湖北何王庙保护区群体也达到2020年的15头。

蓝皮书建议,为有效执行长江江豚拯救计划,各级各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协作,落实配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科学研究,建立监测和保护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保护力量的作用。极目新闻记者从长江江豚拯救联盟获悉,新一轮长江江豚大型科考,将在今年内启动。

武汉放流的中华鲟装有“追踪器”(极目新闻记者刘中灿 摄)

中华鲟:30年累计放流700万尾,已5年未发现自然繁殖

5月21日,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揭牌,这是长江生态修复的武汉速度,也是保护中华鲟的湖北作为。

中华鲟和江豚都是长江重要保护物种,但中华鲟保护比江豚更急迫,它已经连续五年没被监测到自然繁殖,而且种群数量也下降到2021年的15头左右,已经丧失自然繁殖的数量条件。

葛洲坝截流前,中华鲟产卵场分布在金沙江下游和场景上游约600公里的江段,已报道产卵场有16处以上;1981年截流后,原产卵场全部丧失;1982年发现葛洲坝下形成一个新产卵场,至今仍是唯一一个。

2013年,中华鲟在此产卵场的自然繁殖出现第一次中断,2015年出现第二次中断,此后的2017年至2021年,连续五年没有自然繁殖,该物种的野生种群的自我更新能力已经完全丧失。近30年来,已累计人工放流700万尾以上,但其野生种群自然繁殖仍无法恢复。

蓝皮书指出,我国先后通过物种及其关键栖息地立法保护,长期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人工群体保育及大量科学研究等,开展专门针对中华鲟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严峻问题,如筑坝、航道建设及航运、水污染和城市化等各自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加剧,中华鲟野生种群自我维持能力可能丧失,针对中华鲟的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也不足,人工保种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根据《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到2030年中华鲟的自然种群要得到有效恢复,建立中华鲟遗传基因库,并在21世纪中期,中华鲟自然种群得到明显恢复,栖息地环境明显改善,人工群体保育体系完备,群体稳定健康。

除此之外,寓意“一帆风顺”的观赏鱼类胭脂鱼,目前的自然野生群体数量也在不断下降,已被列为“易危”种类。近年来,人工增殖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其中,武汉市2021年在长江干流放流18.2万尾胭脂鱼。

去年6月,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锦江镇渔民意外捕获一条野生胭脂鱼,体长72厘米、体重约5公斤,是该流域发现有记录以来最大规格的野生胭脂鱼。鉴于保护条件有限,此鱼被放生在信江河。

中华白海豚:大海中的“粉色精灵”亟待保护

滚滚长江东逝水,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特有物种中华白海豚也被列入“近危物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最北可到长江口,向南延伸至福建、广东、海南等河口水域,有时也会进入江河。

中华白海豚(图源:新华社)

珠江口水域是目前世界最大种群。2011—2021年中山大学在对该区域开展的系统调查显示,珠江口及周边水域中中华白海豚数量在2000头左右。然而,目前其自然种群面临的生存风险仍然很大,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和威胁不断加大,中华白海豚保护力度也亟待加强。

蓝皮书指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要构建中华白海豚监测网络体系,完善种群基线信息库,推进重要栖息地保护;完善现有保护工作体系和协调机制,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制定保护技术规范;建立生态补偿与损害赔偿机制;加强野生种群恢复;加强科学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强宣传和社会参与,强化民间团体合作和国际交流。

海洋生物除了中华白海豚,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鲨类也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虽然没有我国特种鲨类,但21世纪初,我国对境内分布的82种鲨鱼物种进行了评估,发现43种处于濒危状态、35种处于易危状态。目前,我国近海的鲨鱼年资源量有10万—15万吨,种群数量小,资源量也没有明显衰退,保护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