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二十四节气 | 有小满无大满 这个节气有哲思

湖北日报 2022-05-21 07:58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5月21日,今年的小满节气来临。“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五绝·小满》,描述的是欧阳修眼中的小满景象。5月19日,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黄超芬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我们从欧阳修的诗句里说起小满。

小满满在哪里

欧阳修的诗句里有麦子迎风,黄超芬介绍,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可以看到:“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是在描述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所以称之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这里“满”是指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节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黄超芬说,“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说的也都是植物的变化。”小满节气中,苦菜已枝繁叶茂,苦菜是一种多年菊科植物,是早期古人常吃的一种野菜。靡草,是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它们在强烈阳光下开始枯死。小满时麦子开始成熟。

“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采桑娘子喜天晴,种田哥哥要雨天”“小满十日干,家家见白面”“小满不插秧,来年闹饥荒”“小满不满,无水洗碗”,黄超芬介绍,从这些农谚歌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小满时节和农业、农活的密切关系。小满节气处在农历四月,北方麦子要成熟,如果晴雨得宜,将有助于小麦更加饱满,从小满向下一个节气芒种走,要准备收割小麦,晴天更利于颗粒归仓;南方则是下雨好,因为要插秧。

“小满不下,黄梅偏少。”这是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流传的俗语,意思是说如果小满不下雨,接下来的梅雨季节很可能都雨水稀少,这样不利于水稻等作物的生长。

民间以小满为蚕神生日

江南地区有一种说法,“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黄超芬介绍,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丝车和油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引水灌溉田地。小满时节,春蚕开始吐丝结茧,蚕妇要忙着修整丝车,开始煮茧缫丝。《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以养蚕著称的江浙一带,古时会在这一天举办传统的祈蚕节。有的地方建祠堂,供奉蚕神。在小满这一天,专门请戏班唱戏庆贺,为蚕神过生日。

黄超芬说,小满要动油车,是指此时油菜籽也成熟了,需要收割、打籽、脱粒、晾晒,最后送到油坊里去榨油。

为何没有大满

在二十四节气中,大小对称的节气有三对: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却没有大满。

黄超芬说,这可以理解为古人哲学思想的体现。“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中国传统儒家中庸之道,忌讳“太满”“大满”,有“满招损、谦受益”“物极必反”之说。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满却缺大满,这个节气有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