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3岁娃误吞电池!家长快收下这份“预防贴士”

大武汉客户端 2022-05-19 21:16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9日讯 3岁女孩误吞纽扣电池,近3个月后才被发现,食管险被腐蚀穿孔。医生提醒,误吞误吸异物或将带来生命危险,家长要提高警惕,让孩子远离意外。

女孩小名叫萱萱(化名),来自宜昌。她近3个月来,一直胃口不好,有时一两天都不肯吃东西,人也怏怏的。父母带她看中医,喝了一段时间中药,仍没效果,孩子越来越瘦,而且一活动就喘气,还经常咳嗽。

5月10日,父母带萱萱去医院看病,做完检查后,医生和家长都惊讶了:CT报告显示,萱萱食道内有异物,圆形,金属材质,压迫到气管。在当地医院取异物失败,萱萱被通过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转诊到武汉儿童医院治疗。

萱萱的父母说,回忆不起孩子是什么时候误吞了异物。考虑到她出现症状已经有3个月,异物长期停留在食道,可能已令黏膜出现破溃或穿孔,手术难度比较大。武汉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主任医师梅红、高源和赵玉霞医生请耳鼻咽喉科、心胸外科专家会诊,决定先尝试用内镜取异物,尽可能减少对孩子的身体损伤。如果此法不通,再考虑做外科手术取异物。

幸运的是,凭借丰富的经验,医生在半小时手术时间里多次尝试,终于顺利从萱萱食管里取出异物,是一颗直径约1.5厘米的纽扣电池。孩子的食管已经出现溃疡。孩子随后在病房加强监护,确认康复后,于5月19日平安出院。不过,此后一段时间,萱萱还无法自己吃饭,只能通过鼻饲管来进食。

从萱萱体内取出的电池。

“孩子好奇心强,喜欢通过啃咬的方式来探索世界,很容易出现食道异物。其中,电池是最令人头疼的异物之一。”梅红介绍,电池中含有强碱性物质,会腐蚀食道黏膜,同时它还会不断放电、产热,烫伤黏膜。此外,食道附近有气管、主动脉血管,一旦出现穿孔,就可能造成食道气道瘘、主动脉食道瘘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应多提防,减少这类意外的发生。

【链接】

“预防贴士”让孩子远离异物

近来,儿童误吸异物或误吞异物的报道时有发生。武汉儿童医院曾统计儿童异物的种类,在气管异物、食道异物中,最常见的有瓜子、花生、南瓜子等坚果类食物,也有磁力珠、玻璃球、玩偶眼珠等玩具零件,还有笔帽、笔芯等文具,以及开口别针、纽扣、硬币、纽扣电池等家庭常见的日用品。

误吞异物或是呛吸异物,会影响儿童健康,甚至导致生命危险。如何让孩子们远离风险?

梅红建议,针对不同年龄段,家长的预防措施也应有所侧重:

对于3岁以下幼儿,他们好奇心强,看到物品会想要摸一摸、舔一舔,或是放到嘴里去感受,因此,容易误吞或误吸异物。家长首先要收拾好家里的细小物品,不要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避免让幼儿接触带有小零件或纽扣电池的玩具;玩具上的零件、服装上的纽扣要定期检查,防止脱落后发生意外。其次,要加强监管,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家长还要做好安全教育,告诉孩子误吞或误吸异物的风险。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家长应第一时间带他们到医院来检查。”梅红提醒,如果孩子不肯吃东西、呕吐、流口水,就要提防是否有异物卡喉;如果面色青紫、呼吸困难,要防是否误吸异物,应第一时间送医。(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薛源 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