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关博物馆设置宣传展板,向居民、游客宣传江汉关的历史。
辛亥革命博物院沉浸式思政课。
孩子们制作仿真铺首衔环。
2022年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武汉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推出30余项特色鲜明的陈列展览、学术研讨、社会教育和文化遗产推介活动,带观众感受“博物馆的力量”。
辛亥革命博物院:
沉浸式体验“振兴中华”
18日,一场特殊的思政课在辛亥革命博物院举行。来自中南路小学和首义中学的学生志愿者们,跟随讲解员一起穿越时空,或是在林觉民的身旁守护他写下《与妻书》,感受当年挥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的热血青年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内心情感;或是走向彭刘杨就义处,致敬三人面对死亡威胁宁死不屈,慷慨就义;或是跟随李次生登上蛇山之巅挥舞十八星旗,共同庆祝武昌起义的胜利……这堂名为“民族复兴 振兴中华”的研学思政课,以“今—古—未来”为时间轴,展现中国百年来的飞速发展,引导当代青少年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当同学们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那一刻真是震撼到我了。”观看活动后,有观众表示,通过学生们的演绎,更加深刻了解了先烈们为振兴中华而舍生忘死的崇高革命精神。
当天在该院南区(原辛亥革命博物馆)博爱学堂内,还举办了“首义之光”读书会活动。辛亥革命博物院推出的第一个原创展览“文物藏品中的英雄武汉”的策展团队,分享了策展理念,深度解读展览内容,以及如何用文物藏品和历史图片让观众朋友深切感受英雄武汉何以英雄。
晴川阁大禹文化博物馆:
孩子们敲开历史之门
18日,武汉晴川阁大禹文化博物馆为公众开展“鉴宝”活动,蔡路武、王晓钟、万建新、梅安娜等省市文物鉴定专家,为市民提供免费文物鉴定服务。
馆内于16日开幕的“熠熠生辉——徽章中的故事”展览,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观展。该展览精选出的168枚徽章,记录了辛亥首义、大革命时期、武汉抗战、武汉解放、新中国建设时期、抗洪、战疫等武汉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通过徽章背后的故事,彰显英雄城市和英雄武汉人民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
此前,该馆推出的“古建里的‘秘密’系列之敲开历史的门”主题研学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15日上午,社教老师带领25个亲子家庭了解古建筑的前世今生,打开尘封的历史之门。课堂上,孩子们通过现场观察、触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禹稷行宫的红漆大门,了解铺首如何从礼器转变为日用器物及其审美等相关知识。亲手制作仿真铺首衔环的过程,也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八办旧址纪念馆:
线上直播“强国少年”征文
18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主办的“品读红色江岸 争做强国少年——喜迎党的二十大”江岸区青少年主题征文活动,直播揭晓征文结果。
此次征文自4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江岸区中小学生640篇征文作品,由名师专家组成的专业评审团,从题意、内容、结构、语言进行了初评,选出417篇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进入终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及优秀奖及纪念奖若干名。
直播活动中,小学组一等奖获得者——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学生蔡嘉彧和中学组一等奖获得者——武汉二中广雅中学学生孙昕懿分别朗读了自己的获奖作品《二七精神》和《与光同行》。
有观众点评:“一篇篇优秀征文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小作者们对红色精神力量的理解和感悟,从‘思’到‘行’,充满了真挚的少年心声和浓浓的红色情怀。”
中山舰博物馆:
“舰证中山魂”走进学校
看展览、听讲座,18日,武汉中山舰博物馆走进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邀请学子们进入“舰证中山魂”的世界。通过观看图片展、聆听历史故事,追寻中山舰的风雨革命历程,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和民主革命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在综合楼教室,博物馆讲解员谢蓓开讲“孙中山与中山舰”主题讲座,通过一代名舰——中山舰,讲述该舰在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地位及成功打捞出水的传奇经历,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情怀。线上讲座与直播同时开展。
当天,中山舰博物馆“云展览”上新,观众可通过该馆官网、公众号解锁“云游”中山舰新体验。中山舰博物馆线上展览以中山舰舰体复原模型(三维数据采集模型+高清照片贴图)为展厅,令观众身临其境参观。本次上新,保留了传统的展览参观路线,又增添了“探舰”的趣味性。舰首、甲板弹坑、驾驶室、电台室、大官厅、船身多处位置可以探索参观。这次的展览拥有游戏般的趣味体验,可用键盘上的“WASD”键进行前后左右的操作。随参观线路一路“走”过,中山舰上的设施、历史痕迹一一展现,甚至连电报室忙碌的发报声也逐渐清晰。
江汉关博物馆:
在留言中倾听观众心声
“百年江汉关,钟声多嘹亮,九省通衢地,山河最雄壮”,这是一位游客于2021年写在江汉关博物馆留言本上的内容。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江汉关博物馆推出“说说你心中的江汉关博物馆”线上活动,从馆内的留言本到线上的读者评论,博物馆在与观众的互动中联系愈加紧密。
从“一关览百年”的沧桑,到“感知大武汉”的深入,再到“印象大武汉”的写意和“心与梦的江汉关,你和我的博物馆”的童趣,不同观众以各种视角解读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江汉关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在不同时空下依然能通过留言相遇的过程,恰如博物馆通过展品和照片记录过去历史。感谢观众来到江汉关博物馆见证武汉城市发展史,也期待与更多观众和读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
三位幸运观众因为参与此次活动而解锁参观新体验。近日,他们受邀登上江汉关钟楼,感受从这里眺望长江江景的体验。
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卢奕 周强 傅少瑾 冯璐娟 田梦莹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