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瓜种类变多产量增大 激烈竞争促打折营销
江城西瓜半个月降价一半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曹磊 通讯员 周小平
一边喊贵一边忍不住花大价钱吃西瓜的武汉人,终于等来了降价的好消息。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武汉三镇水果市场发现,持续一个多月的“贵族西瓜”低下了“高昂的头”,部分品种的身价跌去一半,江城瓜市也迎来了“2元水平线”。
业内人士称,武汉本地就是西瓜产区,只是与国内其他规模化种植的主产区相比,本地瓜的出产时间相对较短,市场竞争又非常激烈,使得近年来的研发品种变多,产量不断提高,给市民的夏季果品消费带来更实惠的选择。
瓜市迎来“2元水平线”
“上月买一个西瓜至少要花30到40元钱,现在价格降得蛮明显。”5月16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汉口中一路的一家蔬果超市门前遇到刚挑了一整只西瓜的市民赵先生:“今天买的这个西瓜只花了15元钱。”
在赵先生买西瓜的这家超市里,一盒四个装的麒麟瓜被摆放在门前的空地上,任由前来选购蔬果的市民挑选。盒子前的价签牌上赫然写着“2.99元/斤”的字样,不时有路过的市民驻足选瓜。
一位导购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售的这种冰糖麒麟瓜在5月初时卖到将近6元一斤,才过半个月就相当于打了对折。此外,店里的黄肉西瓜“特小凤”的价格也从每斤5元降到2.5元,同样便宜了一半。
在同一条路上相隔不远的一家精品水果店里,西瓜也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店主将个头较大的麒麟瓜进行着活动促销,每斤价格是2.88元,而半个月前同样卖到5.99元,如今已打了对折。
本地瓜竞争力增强
昨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汉口姑嫂树路附近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多位商家介绍,近期西瓜市场价出现比较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5月中旬上市的本地西瓜种类变多、数量变大,加上天气还不算很热,高价西瓜走货的速度比较慢,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货源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很多零售商进行了降价竞争。
一位批发商介绍,从4月中旬到现在,武汉市场上的西瓜依然以外地货为主。这些瓜主要来自海南、福建、浙江等地。只是从上周末开始,省内的本地瓜逐渐多了起来,对市场价形成了冲击,带来降价效应。
本地瓜来自哪里?商家称,目前出产比较集中的本地瓜来自武汉东西湖、蔡甸、江夏、黄陂、新洲和经开区(汉南)等地,还有少量从省内襄阳、荆州等地送来的瓜,数量充足。
湖北鄂泰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胡贤军介绍,江夏土地堂是武汉的西瓜推广试验基地之一,由“省、市、区农业专家团队+企业+农户”从事西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现在的种植面积有330亩,试种西瓜新品种46个,甜瓜新品种37个,为丰富本地的西瓜消费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撑。
想吃便宜瓜还要再等等
对于武汉本地的西瓜出产和供应,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果蔬专家,西瓜虽然不属于武汉农作物的主导产品,但经过多年试种优中选优,实现一年可种春秋两季,武汉六个新城区土壤质地及气候条件较适宜种植西瓜。近几年,随着西瓜种植技术成熟,产量较高,能够给市民带来更多实惠。
专家举例称,早熟的“8424西瓜”新品种逐渐进入成熟期。这种瓜从长相、甜度到口感都相对非常优越,此前也是外来西瓜的主打品种,优点在于抗寒性强,成活率高,同时上市早,皮薄,瓜肉口感清凉甜度高,春季亩产可以达到7000斤,秋季亩产8000斤,价格能够比外地货便宜近一半。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本地西瓜集中采摘入市,外地西瓜也正在源源不断进入武汉市场,供应量逐步加大。等到5月下旬至6月初有更多外地货出现在市场上后,市民吃便宜瓜就会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