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个一年级,比教高三还忙” 为了一个特殊的孩子 她40分钟只教一个字

武汉晚报 2022-05-18 08:45

易丹和学生们在一起。记者彭年 摄

5月17日中午,黄陂区实验小学操场上,一年级(2)班班主任易丹带着吃完午饭的孩子们散步。师生们有说有笑,一个女生扑到易丹身上,亲热地说:“易老师,我放学了能跟你一起回家吗?”在孩子们眼里,这个像妈妈一样的老师总是给他们温暖和帮助,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易丹的微信名叫“一片丹心”,她说这是“一片丹心育桃李”的意思,也是她的教育初心。从教26年,遇到特殊的学生,她从来没有过嫌弃、不耐烦,总是用她的“丹心”托着每一个孩子往前走。2016年,易丹的班里来了一个有听力障碍的男生,父母离异不在他身边,男生跟着拾荒的爷爷奶奶长大。易丹心疼孩子,怕他听不清老师讲课,把他的座位安排在教室第一排。每天放学后、午休时,易丹都要把男生带回办公室,把课堂内容大声复述给他听。一篇短短的课文,易丹要讲两三遍,讲完常常要花1个多小时。

一年级的第一次期末考试,隔壁班的老师来监考,给学生念题。男生听不清,交了白卷,考试一结束就哭了。易丹得知后,马上跑回班里,贴在他的耳边告诉他:“老师知道你都会,我来帮你申请补考,我来给你念题目。”在空荡荡的教室里,一个孩子,一个老师,完成了一场特殊的期末考试。那次考试,男生得了90分,开心极了。

关心男生学习,易丹也关心着他的生活和情绪。铅笔、橡皮、作业本,这些文具,易丹都给他准备齐。怕同龄的孩子不接纳他,每次课间,易丹都会特意待在教室里,带着孩子们玩小游戏,然后把男生拉进来一起玩。因为听力障碍,男生很少主动开口说话,但心里感受着老师对他的关爱,每天放学离开校园,他都会向易丹鞠躬道别。如今,小男生已经升入初中,遇到烦恼或困惑,还是常常来找易丹,向她请教。“我们就像是亲人,互相信任,互相牵挂。”易丹说。

“我是老师,也是家长,我总是怀着当父母的心去当老师。”易丹认为,在老师眼里,一个学生是班里的40分之一,但在家长眼里是唯一,放弃一个孩子就是放弃一个家庭。上一届班里有个孩子叫小明(化名),刚刚学过的知识转眼就忘,家长觉得很无奈。有一次,易丹把小明带到办公室,单独用了一节课时间只教他一个“日”字,小明却还是没有学会。“当时有人说,这孩子没办法教了,但是我真的不想放弃。”易丹上网搜索类似案例,找专家咨询,和家长加强沟通,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教,只要小明有一丁点进步,易丹都欣喜不已。后来,小明慢慢跟上了学习进度,还练就了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书法作品被选中参加展览。

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给孩子们妈妈般的关爱,意味着老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作为语文老师,教一年级时,易丹不布置纸质作业,让孩子们回家读拼音,录成音频给她听,她再一一指导,光听完全班的录音都要一个多小时。每天放学后,她在办公室里把所有录音听完、点评完回家,天已经黑了。朋友开玩笑说:“怎么教个一年级,比教高三还忙?”

“我带的每一个班,学生成绩都很不错,孩子们也阳光开朗,有人觉得我是运气好,碰上了好班、好学生,其实只要肯花心思、真心爱孩子,孩子也会爱老师、爱学习。”易丹说。

记者刘嘉 通讯员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