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过后,又到一年插秧季。日前,在老河口市国启农机专业合作社,一盘盘嫩绿的秧苗长势喜人。这里的农户采用集中育秧、机械插秧,让现代科技助力水稻生产跑出“加速度”。
在合作社温棚内,一盘盘嫩绿秧苗出苗整齐,根苗健壮,村民们正在起盘装车,送往秧田。据了解,温棚集中育秧不仅可以进行控光、控湿、控温等操作,有效避开“倒春寒”的风险,提高育秧效率和秧苗成活率,而且还能为农户每亩节省100到150元的育秧成本,受到普遍欢迎。
国启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席国启介绍:“我们合作社育秧3批,可插1.2万多亩,不仅能满足全市自插秧需要,还向十堰、襄阳等周边地区提供秧苗和自插秧服务。”
雷遂昌是仙人渡镇马冲村四组村民,这几年一直采用机械插秧。雷遂昌说:“现在有了插秧机,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好处,以前一亩地三个人插秧还紧张,现在用插秧机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任务。”
近年来,为提高水稻生产效率,老河口市着力推行集中育秧、机械插秧,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增收。老河口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牛贵勤说:“水稻机械移栽的株距、行距、基本苗三要素结构合理,为丰收奠定了基础。”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