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通讯员 魏茜
“五一”期间,沪渝蓉高铁(简称“沿江高铁”)当阳段建设快马加鞭。
在漳河特大桥施工现场,近20台循环钻机依次排开,机声轰鸣,深挖地基;在玉泉街道雄风村3号拌和站,搅拌车来往穿梭,每天千余立方米混凝土送往工地……1400余名工人奋战在33个工点,5个拌和站、2个钢筋厂全力生产保供。
沿江高铁当阳段自1月9日开工以来,这样繁忙的景象每天上演。
融入武汉一小时城市圈
沿江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的主线部分,双线设计时速350公里。新建武汉至宜昌段正线全长313公里,宜昌境内长66.6公里,其中当阳段46.838公里,超过三分之二。
在玉泉街道雄风村六标段项目指挥部现场,总工程师付伟庆介绍,当阳段线路长、难度大,桥隧比约80%,全线将建设桥梁27座、隧道13个。项目占地约2619.32亩,投资约82.7亿元,涉及5个镇(街道)18个村(场)。当阳提前3个月启动征地拆迁,到今年2月,1700多亩红线用地全部交地。目前,漳河特大桥、当阳隧道等5座桥梁、隧道正在施工。其中,漳河特大桥预计年底完成桩基施工。
当阳地处宜昌、荆州、荆门的区域中心点位,距三市城区均约60公里。沿江高铁将提升当阳公铁交通枢纽地位,放大区位优势。
“高铁推动当阳‘西进东接’。”当阳市高铁建设协调服务指挥部副指挥长杨元中说,融入高铁网后,当阳到成都、上海分别只要2小时、4小时,到武汉缩短至1小时,到宜昌和荆门15分钟,将全面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武汉“一小时城市圈”。
高铁新城雏形初现
当阳高铁新城位于城市中心城区西北侧,东至环城西路,西至焦柳铁路,南至长坂路,北至沮河。规划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人,其中一期开发面积3.5平方公里,定位“城市会客厅”“城市品质提升区”“旅游集散地”。
环绕高铁站拓展城市空间,是许多城市的选择。沿江高铁当阳西站位于玉泉街道上壕沟附近,距离新城区中心1公里,老城区4公里。规划站房面积12000平方米,二层布局,设计2台4线。“站点能带动周边区域开发,而新城也能合理完善基础设施,承接高铁服务配套。”高铁新城项目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张仁贵介绍说,高铁带来人流、经济流、信息流,要素集聚为新城建设积蓄力量。
眼下,当阳西站、站前广场、集散中心等基础交通设施配套正快速推进,全长2.5公里的雄风大道连接高铁站与老城区,目前已经完工。云长大道具备通车条件,将实现高铁与公交、汽运、出租车和社会车辆无缝对接。新城中心,市民之家、雄风新苑安置小区、幼儿园已投入使用,湿地公园已基本形成,医院、公租房等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
“小区对面有3所学校,环境好,方便购物。”今年春节前,玉泉街道雄风村村民慎娇娥一家人搬到雄风新苑安置小区,从农民变市民。更令她开心的是,从当阳西站到家开车不到10分钟。高铁通车后,在贵州工作的丈夫可以便捷往返,一家人团聚的机会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