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火箭炮在发射灭火火箭弹。
长江日报讯(记者陈奇雄 通讯员徐晶 舒成 陶成龙)灭火火箭炮大显身手,很快就将几公里外的模拟森林“大火”扑灭;在喊话无人机指引下,受困在火场里的群众成功逃生;智能消防机器人冲进危险地域朝起火点喷水……5月9日,湖北省军区在孝感市孝昌县举办山林灭火军地联合应急救援研究性演练,以民兵为主的400多名应急救援人员,利用高精尖灭火与救援装备,很快就将5起模拟林地“大火”扑灭,并将受困在火场中的多位“假想群众”救到安全处。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军地联合应急指挥所设在湖北省孝感军分区演练场内,指挥人员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指挥全部行动。在指挥所指挥下,多架侦察无人机升空后快速奔赴“火场”侦察。随后,多架携带灭火弹的无人机起飞,飞到着火点上方,精准地把灭火弹投进火场,很快就将模拟“大火”扑灭。
有一处模拟“火场”设在山坡上,救援人员一时难以到达。在指挥所指挥下,3名应急救援人员操纵一门24管的火箭炮,在距该火场几公里外的地方,连续发射十几枚灭火火箭弹。火箭弹均精准命中火场,并将灭火剂喷洒在火场中,很快就将这场起火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模拟山林“大火”扑灭。
在演练现场,一款名为“喊话无人机”的多旋翼无人机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据介绍,在真实的救援行动中,救援部门可利用它安抚被困在火场的群众,把最佳应对措施告诉受困群众,引导受困群众沿着最佳路线脱离火海。
据了解,在此次演练中,高度危险场合的扑火与救援任务,大都由无人机、智能消防机器人等无人化、智能化灭火救援装备承担;在低风险区域的扑火与救援任务,比如余火扑灭任务,则交由民兵与消防救援部门指战员抵近处理。
参与灭火的民兵与消防部门指战员,佩戴有可以联网的智能应急手环与智能单兵头盔。其中,智能单兵头盔上集成有视频采集设备与语音对讲装置。指挥所指挥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应急手环与单兵头盔传回的信息,实时掌握每名救援人员具体位置、身体状况等信息,查看余火扑灭情况。
在高精尖灭火与救援装备的加持下,由民兵与消防指战员组成的应急分队,分成3个灭火编队迅速抵近模拟火场。他们协同作战,利用风力灭火机、背负式水袋等工具,很快就将余火扑灭。
据介绍,此次演练是湖北省军区今年举办的系列应急救援演练中的首场军地联合演练。接下来,湖北省军区还要开展“山地搜救”“抗洪抢险”等内容的综合性军地联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