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 非遗故事·武汉杂技连通国际

大武汉客户端 2022-05-09 13:11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9日讯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武汉杂技团通过线上直播,让无数市民足不出户也能欣赏精彩杂技节目。百年以来,杂技在武汉人生活中占据了独特的位置,从走街串巷的街头杂耍,到登上国际大舞台、打造出“东方杂技艺术大赛场”,武汉杂技已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显著艺术特色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武汉扬名国际的一张城市名片。

“走索车坛尽女娃”“猴子狗熊玩棍棒”,清代《汉口竹枝词》中记载了武汉杂技的盛景。从清道光年间,天门、沔阳的民间杂技艺人聚集在汉口后湖献艺;1919年起,全国50多个杂技戏班在汉口民众乐园轮番登台演出;1953年,武汉杂技团正式成立。1959年,夏菊花以《顶碗》参加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获得金奖,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杂技人在国际赛场上的第一枚金牌。这个从农家走出的女子,因为杂技成为蜚声国际的“顶碗皇后”,也成为“中国杂技的旗帜”。

从夏菊花开始的数代武汉杂技人,走遍世界舞台,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已获得80多个奖项,其中金奖就有53个。武汉杂技团先后100多次赴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商)演,“技艺交融、艳丽恢宏”的武汉杂技让无数海外观众为之倾倒。2014年,武汉杂技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凭借为中国杂技繁荣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夏菊花荣获中国杂协“终身成就奖”、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1992年,杂技为武汉带来首个国际性文化艺术节——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从诞生之初就坚持“高、难、新、奇、美”,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比肩摩纳哥蒙特卡洛马戏节、法国“明日与未来”马戏节,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和国内各团所瞩目的“东方杂技艺术大赛场”。原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宁根福就曾表示:“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中国杂技走向世界的纽带。”

时至今日,武汉杂技仍在继承、发展和创新。2018年,武汉杂技团推出原创杂技剧《江城》,这是一台有技巧、有情节、有趣味的新杂技;2021年7月,武汉杂技团又推出原创抗疫题材杂技剧《英雄之城》,融合了杂技、汉剧、歌舞、情景剧及声、光、电等综合艺术元素,讴歌抗疫精神,展现出这门古老艺术的新潜能。

(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刘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