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佳琦
5月6日,辽宁省纪委监委发布“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行动情况通报(三)” ,披露了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祁玉民在国资国企领域破坏经营环境等问题。
据通报,1995年至2019年,祁玉民利用职务便利,在借用资金、承揽业务、取得经营销售权等方面先后为39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折合共计1.33亿余元。
掌管华晨13年
公开简历显示,祁玉民,男,汉族,1959年1月出生,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
1978年从陕西机械学院工程经济系毕业后,祁玉民在大连工作23年,历任大连重型机器厂经济计划处处长,大重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计划处处长、副总经理、总经理,大连重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事、董事长、党委常委等职。
2004年10月,祁玉民调任大连市副市长。
2005年12月,他接棒华晨。
自2005年12月起担任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2015年12月起担任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祁玉民掌管华晨13年。
2019年4月,祁玉民退休,不再担任华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0年11月20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集团重整破产申请。
2020年12月4日,祁玉民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据辽宁省纪委监委2021年6月15日通报,祁玉民丧失理想信念,无视党纪国法,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反议事规则违规决定重大问题,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利用职权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兼职取酬,搞钱色交易;对华晨集团虚报利润问题失职失责;对配偶、子女失管失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索取、非法收受财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给他人进行营利活动;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今年5月6日,辽宁省纪委监委将祁玉民列为典型,首次披露他在1995年至2019年间,违法收受财物折合共计1.33亿余元;2018年8月,华晨集团与省外某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开展新能源汽车项目,祁玉民对该公司给予支持关照并收受钱款1100万元。
离任后华晨连连暴雷
祁玉民退休离任不到两年,华晨集团接连被曝出惊天债务违约和破产重整裁定。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辽宁省国资委控股的一家大型整车制造企业,直接或间接控股、参股四家上市公司,并通过旗下上市公司华晨中国与宝马合资成立华晨宝马公司。
2020年10月下旬,华晨集团承认已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合计1.44亿元,且因企业资金紧张,续作授信审批未完成,造成无法偿还。
2020年11月2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请。法院的裁定称,华晨集团存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但同时集团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重整申请的14天后,退休1年半的华晨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祁玉民被查。
2017年,祁玉民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我是一个性情中人,容易动情,从那一刻起,我就下狠心,把我这一生交给华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