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孝斌
视频剪辑 马星翔
5月4日早上6时许,因疫情暂时停止运行50多天的长春轨道交通,重新恢复运行。4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实地探访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发现列车发车间隔从以前的5分钟改成了半小时,车内乘客不多,记者戴普通口罩进站时还被工作人员提醒换戴N95口罩。
3月11日,为有效控制疫情扩散蔓延,长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公交、出租车、地铁停运。
5月3日,长春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恢复城市轨道交通的通告,自5月4日6时起,长春市恢复城市轨道交通全线网运营,其中1、2、3号线地下车站暂时关闭部分出入口。运营时间早6时至晚20时,全天行车间隔30分钟,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实际客流情况适时调整行车间隔,乘客须佩戴N95口罩进站。
5月4日下午4时30分许,极目新闻记者来到长春站北地铁站,原本打算从C出入口进站乘车,结果发现此出入口拉有警戒线,暂时没有对外开放。
随后,极目新闻记者戴着普通医用口罩从B出入口进入地铁站。在扫码处,穿着防护服的女工作人员立即提醒,需要换戴N95口罩才能进站。记者按照要求换上兜里携带的N95口罩,在经过扫吉林健康码“吉祥码”绿码、测温和刷乘车卡后,进入乘车区。在站台上,乘客不到10人,所有人都戴着N95口罩。
记者注意到,此前发车间隔仅为5分钟的1号线,发车间隔调整为30分钟。记者在站台等候约20分钟后,开往红嘴子方向的轨道列车停靠,下车的乘客也只有零星几个人。记者走进车厢,人也不多,空闲的座位还不少,乘客基本都是隔位相坐。随后,极目新闻记者在长春火车站地铁站下车,发现站台上候车的乘客也只有个位数,均戴着N95口罩。之后停靠的轨道列车车厢内,空闲的座位也不少。
一位乘车的60多岁大爷告诉极目新闻记者,5月4日上午他也坐过一次地铁,乘客也不多,很多人还没有开始上班出行人少。
一名20多岁的男子在长春火车站地铁站候车,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此次疫情之前的下午5时许,地铁1号线的人会非常多,基本没有座位,站在车厢里也是人挨人。
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事业总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5月4日上午运营了5个小时,全线进站人数6000余人,客流可控,并没有达到满载率的70%,接下来将实时根据客流情况,调整车隔。
长春市轨道交通已经开通,大家乘车时要做好防疫措施,在等候、乘车时与其他乘客需保持安全距离,尽量避免与他人交谈、喝水、进食,购票时尽量使用线上支付,减少不必要接触,“红黄码”人员则禁止乘坐轨道交通工具。
(视频和图片均由极目新闻记者刘孝斌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