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通讯员 李宗吾 龚轩
燃烧青春之火,闪耀奋进之路。在湖北公安队伍里,有这样一批热血民警,他们正青春,充满活力,他们有干劲,勇往直前。
他们中,有“汉警雄鹰”,驾驶直升机空中守护平安;有女“铲屎官”,训练警犬搜捕巡逻;有网红“UP主”,用鲜活短视频,展现民警真实执法现场……
虽然分工不同,但他们却有着同样坚毅的使命感和维护社会稳定、守护一方平安的责任感。
明天是五四青年节,让我们来听听几位青年民警讲述不同寻常的从警故事,看看他们不一样的青春新警色。
“小飞侠”蔡杨子:
飞上蓝天是我的梦想,守护百姓是我的职责
蔡杨子,2016年参警,是一名“90后”,武汉市公安局警务航空大队飞行员。成为警航飞行员前,分别在特警支队猛士突击队和驻硚口大队从事应急处突、武装驻巡等工作。
为把武汉市公安局打造成一支立体化、全天候的警队,武汉市1993年引进了中国第一架警用直升机。大型保卫、应急处突、抢险救援,“汉警雄鹰”为武汉发展保驾护航。
“‘汉警雄鹰’对于有蓝天梦的我来说,那是梦想之地。”2020年,蔡杨子得到了打开梦想之门的机会,他成功通过飞行员选拔的初检和复检,进入培训阶段。
“飞行工作是对安全的极致追求,多在低空工作的警用航空更是如此。”蔡杨子介绍,要想获得民航和警航的双执照,首先要参加一定课时的地面理论课程,接着通过多项理论实践考试,最后公安部验收后予以颁发。
蔡杨子起飞前检查数据
这样的挑战,着实不小。在地面学了一年多后,蔡杨子才在教员的指导下进行实操,前十个飞行小时基本属于蹒跚学步,摇摇晃晃,忽左忽右。保持高度,丢了航向。随着边飞边悟,蔡杨子技术不断提高,手脚操作日趋精细。
“首次商照航行单飞时,正值北方冬月的清晨,我全副武装,踩着积雪,伴着嘎吱声走进机场。”随后,蔡杨子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请示起飞。不久,耳机里传来声音:“可以起飞,跑道36,一边上高度700左转出航”。
“正确复诵后,我开始说话给自己听,‘增速(顶杆),速度50节,转上升’……”蔡杨子说,离开地面,来到空中,金色的朝霞在身边飞舞,下面是一片锦绣河山,景色震撼人心,一切付出都已值得。
单飞成功后获得勋章
“风筝飞的好飞的高,是因为它有线牵着,我想这根线就是我的家人。”目前,蔡杨子已经在外培训了近两年,他说,“没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我不可能走这么远……”。
对于未来,蔡杨子充满期待。“希望能早日学成归来,好好地检验多年来付出一切所收获的成果。飞上蓝天,是我的梦想;守护百姓,是我的职责,我相信,我能!”蔡杨子说。
网红“UP主”陈特:
北有朝阳群众,南有粉丝天眼
陈特,同样是“95后”,湖北省孝感市公安局政治部民警,各大短视频平台“UP主”孝警阿特本特。
2018年,陈特申请了人生中第一个新媒体账号“孝城特警”,记录一个年轻民警在巡特警支队的搞笑日常,没想到做火了,还拿了奖,这也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此后,在孝感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孝警阿特工作室”正式成立。
工作室刚成立不久,陈特和小伙伴就拍摄了第一条“沉浸式抓捕”vlog视频。为抓捕一个逃到山里的电信诈骗嫌疑人,连着三次出警,前两次都扑了个空,最后一次又赶上了大雪。
陈特查看素材
“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把他‘干掉’,要不然多没面子。”这段“三顾深山”的视频一经发布,迅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点赞。
“我在警校做过宣传,试过很多形式,但总归是‘演’出来的,大家也不买账。”陈特说,因缺少第一手素材,有的内容连同行看了都笑话,更别提老百姓了。于是,他就想到去一线进行“沉浸式”拍摄,用最鲜活的画面,让群众直观感受到公安工作的艰辛和不易,这样既能赢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也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三年来,“孝警阿特工作室”全网收获3500万粉丝,视频总浏览量达60亿次,点赞量达12亿次。工作室获得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中央政法委、公安部、湖北省政法委和湖北省公安厅的肯定。
陈特拍摄vlog视频
“网络,把我们和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既是观众,也是平安建设的主力。”陈特介绍,工作室以此创立“举报—处置—回应”模式的“粉丝天眼”工作机制,接受群众举报。截至目前,工作室得到来自国内外涉“毒、枪、诈、赌、黄”违法犯罪线索5万余条,帮助相关警种部门打击犯罪窝点40处,抓获嫌疑人355名。互联网上现在流传着一句话:北有朝阳群众,南有粉丝天眼。
做视频以来,最能触动陈特心弦的,是每条视频下方的留言。有条留言让他印象深刻,“是人民警察把罪恶的一面挡住了,让老百姓生活在阳光之下。”也有一些青少年看了他的视频,纷纷想去报考警校。“这些话语带来的成就感,让人难忘。”
女“铲屎官”刘云:
街面巡逻,深山搜捕,“撸狗”也承载着责任感
刘云,“95后”,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的一名女“铲屎官”。对于从小就喜欢小狗的刘云来说,参警后和警犬打成一片,是理所当然的事。
2019年6月,刘云在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和“麦兜”第一次见面,那时它还处于待人认领的“尴尬期”,“无辜”的大眼睛瞬间就俘获了刘云的心,她当即就决定和它好好地“交个朋友”。
刘云和“麦兜”
“转眼快三年了,‘麦兜’已经有了成年警犬英勇的模样,执行‘公务’时,它眼神中充满坚毅;生活中,它可爱活泼,让人不得不爱。”刘云说,猎犬基因让“麦兜”坚毅勇猛,而其小巧体型和“无害”外表带来的“反差萌”,让它深受大家喜爱,成为襄阳公安的“网红警犬”。
“麦兜”在成长,刘云也在成长。“警犬工作并不是撸撸狗、卖卖萌这么简单的事情,必须拿得出真本事,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刘云介绍,从节假日街面巡逻,到大型活动安保一线,再到深山搜捕犯罪分子,从不知所措到从容应对,一次次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让她渐渐感受到了“撸狗”工作承载着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经历的越多,我们越亲密,它越来越‘懂’我。”刘云心情不好时,“麦兜”会安静地趴在她的脚边陪着她,还会尝试着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日常训练
在基地,只要刘云一出现,“麦兜”就会摇着小尾巴向她飞奔而来,哪怕她仅仅离开了十秒钟。“这份情谊,是其他任何职业都无法给予我的体验,让我心怀感激。”
三年时光只是刘云职业生涯的起点,可对“麦兜”来讲,它的职业生涯已过去了一半。从城市街头到山林田野,从黎明破晓到夜幕降临,他们相伴行走在守卫人民群众平安的道路上,精诚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