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李曼英 通讯员荆彤 韩琼)手指是身体最灵活的器官,而大拇指功能占手部功能的五成。然而,一场意外让26岁的小李(化姓)痛失左手大拇指。幸运的是,武汉市第四医院手外科医生们将他的脚趾“搬家”,并从他的身体其他部位取材,为他造出了全新的拇指。“现在,我的左手拇指功能正在逐渐恢复。”昨日,小李说。
据介绍,4月19日下午,小李使用电锯时,不慎锯断自己的左手大拇指。他用衣服包住出血不止的伤口,忍着剧痛赶到武汉市第四医院(武汉市骨科医院)急诊科。
面对接诊医生的询问,小李这才想起,他忘记带上离断的拇指。他急忙联系工友到事发地点寻找,却怎么都没有找到。
断指缺失,接续手术无法进行。“他是独生子,今后也是家里的顶梁柱。没有大拇指,他怎么工作、怎么养家……”小李的父母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清创手术后,小李也因为太过沮丧,一直不愿吃喝。
武汉市第四医院手外科主任医师任东介绍,手是人的“第二眼睛”,而大拇指功能占手部功能的五成。看到小李和家人情绪低落,医护人员也十分揪心。他们想通过手术,从小李的左脚趾和腰部髂骨取材,帮他再造大拇指。
传统手指再造,往往要“牺牲”整只脚趾,导致足部功能受损。而此次设计的手术方案,不是简单的把脚趾移植到手部,而是以最小的代价,再造一个有着良好外形、感觉、血供和大部分拇指功能的拇指。
刚开始,小李和家人心存疑虑。但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下,他们决定接受这一方案。
手术中,医生根据小李左手大拇指的长度、直径等,在他的左脚趾上设计出皮瓣的大小,再连同血管、神经、皮肤、趾甲一起取下,移植到左手大拇指残端上,与残留的动脉神经吻合。与此同时,为了将左脚趾的损伤降到最低,医生从小李腰部凿取一块髂骨,雕琢成指骨的形状,与踇甲瓣巧妙拼接,又从他的大腿取了一小块游离皮瓣,覆盖足趾供区缺损,这样既让小李的脚趾后期能自由活动,又能保证手术处的皮肤弹性良好。经过4个多小时的“精雕细琢”,手术完成。
经过一周的观察,小李的左手大拇指基本成活,且外观良好。小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现在工厂的生产环境大大改善,手指离断伤也逐年减少。”该院手外科主任邢丹谋说。他提醒,碰到此类突发情况,伤者务必要保持冷静,尽可能将断指全部带到医院。对于活动性出血的伤口,如果就医路程较短,可寻找干净的布块或衣物包扎,甚至按压止血;如果就医路途较远,断离肢体必须采用干燥冷藏法保存,切记不能使用清水、盐水、酒精等任何液体浸泡,以免造成患肢组织损伤,进而丧失再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