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讲解员写千首诗歌赞美黄鹤楼 “明年我要写满1800首为千年名楼庆祝生日”

长江日报 2022-05-03 09:12

长江日报讯(记者覃柳玮 通讯员刘明锐) “黄鹤啊,是你在歌唱,还是我的心在梦想。我看见在蓝天白云间,一只黄鹤正欲展翅飞翔。”5月1日晚上11时,黄鹤楼公园诗词志愿讲解员周智敏在朋友圈发布了他新创作的诗歌。

65岁的周智敏是武钢退休工程师,先后在沙湖公园、园博园做过志愿者。2017年,他报名参加了黄鹤楼诗词讲解志愿者队伍。从那时起,每周一次志愿讲解、每日一诗赞美黄鹤楼,这已成为周智敏的习惯。据统计,目前周智敏已创作了1000多首赞美黄鹤楼的诗歌。他说:“黄鹤楼是武汉的地标。我是武汉人,我希望有更多人跟我一样爱上黄鹤楼。”

5月1日一大早,周智敏就来到黄鹤楼公园。根据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措施,他已暂停了一段时间的志愿讲解工作。“五一”假期,周智敏决定以游客身份再游黄鹤楼,为自己的诗歌创作寻找新的灵感。

刚刚走进公园,周智敏就忍不住向长江日报记者讲述黄鹤楼的历史故事。“这个岳飞铜像有8米高,他扶鞍勒马充满忧愤;这浮雕上为什么只有99只鹤,还有一只去哪里了;《白云黄鹤》壁画由756块彩釉陶板镶嵌而成,是黄鹤楼的象征符号之一……”一路走下来,周智敏滔滔不绝,对黄鹤楼的一花一木、一亭一阁都如数家珍。不一会儿,就有几位游客在一旁聆听,说到关键处,周智敏还大声朗诵起描写黄鹤楼的诗歌,“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五年级学生黄豆豆和妈妈、妹妹一起游黄鹤楼,她全程跟着周智敏听讲解,站在黄鹤楼上,面朝长江,黄豆豆和周智敏一起朗诵起来。

当诗词讲解志愿者并不容易,除了集中培训,周智敏还要花大量时间自学。“我习惯随身带一本书学习。”说话间,他从背包里拿出一本《武汉黄鹤楼故事》。

为了让讲解更生动,周智敏的讲解内容总是因人而异。给小孩他主要讲故事,给成年人他主要讲历史,给国外友人他主要讲神话传说,给大学师生他主要讲诗词。讲到动情处,他甚至会唱上一曲。“有一对广东夫妻,第一年听我讲完之后,第二年他们又来了,而且还带了朋友。”

黄鹤楼公园承载更多的是其文化价值。周智敏从小喜爱文学,他发挥所长,做起传播文化的志愿者。“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黄鹤楼。古人笔下的黄鹤楼是离愁、是相思、是传说。在我眼中,黄鹤楼充满活力,是城市地标,是武汉的名片。黄鹤楼是一个文化宝库,我为什么不把自己心中的黄鹤楼写出来呢?”

与黄鹤楼有关的一切,周智敏都能写进诗里,如天气、节气、花草、举办的活动等。

周智敏的诗歌全部发布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基本都是现代诗,早期创作时多为四行短诗,现在以长诗为主。每首诗歌都精心配图,前段时间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微博发布的黄鹤楼照片,也被周智敏保存下来,并配上诗歌发布在朋友圈。

除了在朋友圈写诗,周智敏还精通短视频,他有自己的抖音号、微信视频号。重要节假日时,周智敏还会自己策划主题。今年春节,他连续发布了一组“春节七天乐”主题视频,主要拍摄自己讲解中的趣事。

据了解,黄鹤楼的前身是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孙权在蛇山修筑的一座瞭望哨楼。2023年是黄鹤楼1800岁的生日。周智敏有一个心愿:“我要继续创作,讲好黄鹤楼的故事,明年写满1800首为千年名楼庆祝生日。”

■ 五一之歌

五一的风吹得风铃摇晃

风铃忍不住轻轻地碰撞

碰出激情,撞出希望

银铃般的歌声飞向远方

当沉寂已久的千禧钟

在祈福平安中敲响

天上飘过一串吉祥数

祝天下所有人幸福安康

五月的鲜花,鲜艳芬芳

五月的阳光,明媚辉煌

五月的黄鹤,楼盛兴旺

五月的江城,畅通开放

黄鹤啊,是你在歌唱

还是我的心在梦想

我看见在蓝天白云间

一只黄鹤正欲展翅飞翔

■ 鹅池对话——夜游黄鹤楼之一

碧绿鹅池摇曳的莲花

激起的涟漪一闪一眨

真水珠好像月落星沉

波纹与晨曦辉映交加

柳丝伸出手撩动涟漪

翠柳低头和莲儿对话

“今晚,我想和你约会”

“好啊,就在辛氏酒楼招牌下”

皓月当空,灯笼高挂

霓虹灯闪,夜幕如壁画

橘皮画鹤,道士骑鹤神

话美丽传说,黄鹤楼名扬天下

酷暑难耐何处消夏

清凉,爽风,氧吧

……

■ 黄鹤楼诗词天下无

长江上烟雨蒙蒙

流云缦缦似一条龙

云朵在桥头堡上徘徊

一边飘一边玩不想离开

大桥上车流滚滚

像从天而降的旋风

空蒙中闪烁着的灯

流连不觉像一道彩虹

晴川阁、鹦鹉洲、汉阳树

崔颢千年题诗历历在目

一句唐诗变成一个风景

黄鹤楼诗词天下无!

黄鹤楼上看百年变迁

汉江分明,江汉朝宗

……

周智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