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田佩雯、通讯员吴江龙、骆文广)4月25日至27日,第9届国际水资源与环境大会(ICWRER 2022)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大会奖励委员会主席Kieth Hiple教授宣布,加拿大工程院院士Edward A.McBean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Vijay P. Singh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教授等三位国际知名水文水资源学者,荣获2022年国际水资源与环境研究终身成就奖(ICWRER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2022),以表彰他们对全球水资源和环境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全球迄今共12位知名学者获此殊荣。
大会主题为“复杂水与环境系统的交叉与可持续解决途径”,来自全球涉水领域的学者、工程师和管理者参会。开幕式上,夏军被特邀为首位嘉宾作大会主题发言,报告了长江水生态安全和流域系统集成管理的长江模拟器研究与实践。
夏军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在径流形成与转化的时变非线性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作为国际知名水文水资源学者,夏军曾任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主席等职,获得包括“2014年国际水文科学奖-Volker奖章”在内的多项国际重要奖励和荣誉。
据悉,国际水资源与环境大会(ICWRER)是当今全球水资源与环境领域的重要国际学术大会,与世界水大会(World Water Congress)、全球水论坛(World Water Forum)、斯德哥摩全球水周(World Water Week in Stockholm)、新加坡世界水周(Singapore International Water Week)等齐名。国际水资源与环境大会始于1993年,迄今已在加拿大滑铁卢和魁北克、日本京都、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和阿德莱德、德国科布伦茨、中国南京、美国佛罗里达等城市举办。大会为表彰全球水资源和环境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特设了国际水资源与环境研究终身成就奖。
链接
夏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6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1年获陆地水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水文学及水资源博士学位。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在径流形成与转化的时变非线性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水文非线性系统识别理论与方法,解决了如何求解降雨径流非线性响应关系的难题;发现了受控于土壤湿度、降雨强度和下垫面多要素组合的时变增益产流规律,揭示了径流形成与转化的水文非线性机理;发展了时变增益水文模型与水系统方法,明显提高了径流预测的精度,在解决变化环境下径流模拟与调控的非线性、时空变异与不确定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动了水文科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我国东部季风区黄河、长江、淮河以及中小河流防洪减灾、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水利工程的水管理,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