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胡雯洁、通讯员殷峻)4月26日,国务院普查办召开第9次省级普查办主任暨省级技术组普查工作视频会议,湖北省普查办在会上作交流发言表示湖北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取得阶段性初步成效。
国务院普查办负责人充分肯定了湖北普查工作去年在全国32个省份调查任务总进度取得第3名的好成绩,今年在评估区划工作中又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年以来,在国务院普查办正确领导下,湖北省认真落实国务院普查办每月主任视频会议工作部署要求,聚焦调查工作收尾、汇交数据质检、评估区划推进、基础数据库建设、普查成果应用等核心工作任务,蹄疾步稳狠抓工作落实。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应用成果,如省交通厅依托自然灾害公路水路承灾体风险点和隐患点数据,扩大了现有公路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库;省地震局利用普查成果为天门、孝感、恩施三地通用机场工程建设选址进行断层分析并出具意见;省水利厅将本次水旱灾害致灾调查数据应用于支撑重大洪水灾害的应急响应工作;武汉市将调查数据成果应用于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等。
我省高质量完成“一省一县”评估区划工作。首先加强了基础数据、调查数据、单灾种评估与区划成果数据的准备和处理,尤其注重与行业部门的协同对接,就技术规范、数据格式等细节进行反复磋商并达成统一意见。其次为确保评估成果契合实际,在线上完成评估区划工作后,组织试点县相关行业部门专家对成果报告和图件进行了评审和交流,同时特邀国普办方伟华教授线上指导。再次在此基础上,对试点县成果报告和图件做了进一步完善。通过省市县上下贯通配合,部门横向协同,技术专家指导把关,为我省综合评估与区划工作摸索了初步经验。
湖北多举措确保应急系统调查数据质量,严格遵循“谁调查、谁质检、谁负责”、“填报对象自检、行业主管部门质检、应急管理局综合性质检”的质量控制原则和流程,开展多级质检和核查工作。采取“一对一”模式(“一省一市”安排一人负责一县(区),其它地区则安排一人指导一市/州)指导各地开展了10余轮调查数据整改工作,尤其重视软件质检基础上的人工质检核对。
面对繁重紧迫的评估区划工作任务,不等不靠,我省提前组织召开了全省评估区划工作交流会,编制和印发了全省评估区划工作方案和“一省一市”评估区划工作方案,建立了与各行业部门及各市州技术负责人的联络机制,完成了“一省一市”评估区划工作部署。与此同时,积极开展评估区划技术力量、工作环境、工作经费等准备工作。
目前全省已有26人通过国务院普查办组织的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业务考核;已完成综合评估区划工作专区组建,配备了40台电脑虚位以待,实行专区专线专机专人管理;已完成评估区划软件部署;已落实综合评估区划工作经费1500余万元,近期将启动全省评估区划项目招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