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通讯员 刘拥军 吴滕钰
4月27日,湖北省英山县果桑园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桑果采摘节开幕,数百名游客边采摘桑果边往嘴巴里塞又大又黑的桑葚,现场直播间里网络主播开启“游园加带货”的沉浸式直播模式。
果桑园位于英山县西河十八湾风景带的石头咀镇周家畈村,占地600余亩,是鄂东地区乃至湖北省最大的桑果园之一。为让更多人分享成熟桑果带来的喜悦,当地组织一年一度的桑果采摘节,活动一般从4月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下旬,游客入园不仅可以采摘桑果,还能吃农家饭、尝桑葚宴、品桑叶茶。
果桑园内,一串串或紫盈盈、或红彤彤的肥硕桑果压满枝头,数十名网红现场推介英山蚕桑文化和特色旅游资源。游客们则手提小篮,或三五成群,或携家带口,边摘边逛,体验着农事的乐趣,欣赏着春天的景色,欢声笑语不断。
桑葚属于浆果,保质期非常短,常温下18至24小时会出现营养流失,1至2天后就有可能发生变色、变质、腐烂等现象。以往,消费者品尝鲜果一般以线下实地采摘购买为主,线上主要是购销桑椹干、桑椹膏等深加工产品。今年,当地企业组织专业采摘员工每天从早晨5点到上午9点抢摘鲜果,再组织专业团队马不停歇加冰打包、冷链运输、派送,确保当天采摘的新鲜桑果晚间就能出现在武汉、黄石、鄂州、黄冈等地市民的餐桌。据悉,今年桑果品质好于往年,开园首日已在电商平台成交鲜桑葚5800单、桑葚干6300单。
英山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蚕吐丝”是英山“三宝”之一,桑蚕茧和丝绸纺织产业是当地传统产业。近年来,当地企业加快农、工、旅融合步伐,围绕“一棵桑树”做文章,深入挖掘楚地丝绸文化内涵,推动蚕桑茧丝绸产业由传统的“种桑养蚕”到现代的“休闲健康”方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