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医院的“治愈花园”,他一直打理了42年,花匠时长青:要让病人看到一座“最美的花园”

大武汉客户端 2022-04-27 19:13

长航总医院“治愈花园”的白花洋紫荆。记者肖茗予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7日讯(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吴晓 赵银斐)一棵约两层楼高的洋紫荆树上,开满洁白的花朵;成片种植的金盏菊和虞美人,营造出姹紫嫣红的小型“花海”;临街的欧式花墙上,红色的蔷薇花“十姊妹”初吐芬芳……

这是长江航运总医院院内花园的美景。这座人称“治愈花园”的花园,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吸引了病人、医务人员和众多市民前来赏花打卡。

“治愈花园”为何有如此魅力?因为幕后有一个厉害的“园丁”。

他叫时长青,今年71岁。爱花如命的他,已默默打理这座花园42年。

长航总医院“治愈花园”的白花洋紫荆。记者肖茗予摄

被他“驯服”的洋紫荆,在武汉年年开花

26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长航总医院采访。

一进大门,一个巨大的白色“花球”映入眼帘。近前一看,每朵白花旋着5枚花瓣,吐出5根长蕊,给人超凡脱俗的美感。

病人在紫荆花下流连。记者肖茗予摄

洋紫荆是南方常见的观赏树种,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其叶片颇似羊的蹄印,顶端有裂口。花分红、白两色。其中,白花洋紫荆为变种,数量较少,更显珍贵。

洋紫荆喜热怕冷,在武汉露天种植,很难过冬,故鲜有种植。

2010年,时长青到南方走亲戚,见院内一棵红花洋紫荆掉落的果实长出很多小苗,他心动了,“要是在武汉也能看到洋紫荆,该有多好。”

他带回几棵小苗,种在阳台花盆内,让它们露天生长。严冬过后,仅一棵幸存。

2012年,他把这棵“苗坚强”移栽到医院大院的“治愈花园”内,精心养护。2015年春,这洋紫荆首次开花,满树繁花如霜似雪,观者络绎不绝。此后,年年开花,成花园一景。

白花洋紫荆可以在武汉安家,红花的是否也可以?

后来,时师傅又引进几棵红花树苗,如法炮制。其中,4棵被花友“讨”走,剩下的两棵,也有一棵幸存。

去年春天,他又将幸存的这棵红花洋紫荆移栽到“治愈花园”,与白花洋紫荆为伴。眼下,这棵树苗已长到约1.5米高。

市民董女士用轮椅推着90岁的母亲汪敏,来到花园赏花。得知老人是抗美援朝老兵,时师傅剪下一朵鲜红的月季相赠。

老人手持月季,坐在紫荆树下,让女儿拍摄了一张纪念照。

“太美了,下次我还要来。”老人高兴地说。

“治愈花园”面积虽小,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赏

“治愈花园”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种植了近百种、数百株(盆)花草树木。

尽管近几年医院停车位越来越紧张,但花园面积丝毫未减。该院副院长朱玉红表示,这座花园既美化了医院环境,又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再难也不会动它。

时长青在打理“治愈花园”的花卉。记者肖茗予摄

为了打理好“治愈花园”,时长青如同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精心谋划,合理布局,力求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

他喜欢果树,先后在花园里种上了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杮树、枇杷树、石榴树等十几种果树。

有一年,金太阳大黄杏结果百余斤,他摘下果实用塑料袋分装好,分享给各个科室的医务人员。

果树开花时赏花,花落了观果。果实成熟了人可以吃,鸟也可以吃。“鸟多了,鸟鸣声自然也多了,鸟语花香,才是真正的花园。”时师傅说完,掏出手机,播放了他拍摄的一段鸟语花香的短视频。

花园的核心区域,本是一片月季园,种着20多个品种的月季。月季虽美,但植株之间有间隙,景观效果不够紧凑、壮观。今年初,他在月季丛中套播了金盏菊和虞美人,营造出小型“花海”。

26日下午,摄影发烧友詹女士来医院拍花,看到虞美人,非常高兴。“太漂亮了!这是我找了很久的花。”

养花多年,时师傅摸透了很多花卉的脾气,他没日没夜泡在花园里,把它们伺候得服服帖帖。谈起养花,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这4盆天堂鸟,是他用一盆君子兰跟花友交流来的,养了一年,一盆变成了4盆。”

“三角梅要想花开得好,土壤要干,不能让它喝饱水,但也不能渴死。这样,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它会不停地开花,以期传宗接代。”

春天赏百花夏赏荷,秋天赏桂花冬赏梅。在他的精心打理下,“治愈花园”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看到美丽的鲜花,人们心情自然会好很多。”时长青说,“我要让病人看到一座最美的花园。”

用一株油麻藤,“织”出一条绿色走廊

长航总医院门诊部、影像楼和住院部之间,有一条长50余米、宽约2米的走廊,是医务人员转运病人,穿梭于各个功能区检查治疗的生命通道。

油麻藤长廊为休闲的人们带来清凉。记者肖茗予摄

走廊上方装着拱形的塑料雨棚,能挡雨,但不能遮阳。

穿行其中,医务人员和病人不得不忍受日晒之苦。特别是炎夏,更是难受。

“能不能把它变成一条植物走廊,让大家舒适地行走?”时长青反复琢磨,想出一个好点子:种油麻藤。这种植物生长速度快、遮阴效果好,而且四季常绿。

时长青在打理油麻藤绿色走廊。记者肖茗予摄

2000年,他在影像楼和住院部大楼之间种下一株油麻藤,每年牵铁丝引导它们往走廊两端蔓延。

20多年过去,油麻藤基本不仅覆盖了整个走廊顶部,而且藤蔓往两侧垂下,形如绿帘,为坐在走廊上休闲的人们带来清凉。

为了加密油麻藤藤蔓,同时让绿色走廊永葆“青春”,去年,他又在走廊中间位置,补栽了一株油麻藤,让“年轻人”接力“呵护”这条生命通道。

哪儿都不去,一心打理“治愈花园”

时长青的父母都是长航总医院的职工,他从小在大院内长大。他的姐姐、弟弟都在医疗系统工作,唯独他一个人酷爱养花。

上小学时,有次看到学校花匠养的文竹很美,他蹲在旁边看呆了。

17岁下放到襄樊农村当知青,自留地别人用来种菜,他用来种树蔸做盆景。

19岁返城后,进入武汉一家锁厂当模具钳工,他勤学苦练,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每天下班回家,他就跑到长航总医院大院内,看花匠师傅养花。

这一幕被医院一位领导看到了,他笑着问:“你这么喜欢养花,想不想调来养花呀?”

时长青求之不得。费了不少周折,终于如愿以偿,调到该院当上了花匠。

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园艺知识。除了参加园林部门举办的园艺培训班,阅读专业书籍外,他还到处拜师学艺,提高业务水平。

他曾为单位捧回首批“武汉市绿化红旗单位”荣誉。2019年,他参加武汉荷花节斗荷擂台赛,荣获“荷花花王”。

11年前,时长青快退休时,曾有单位开出万元月薪,想请他去养花。得知院领导希望他留下继续打理“治愈花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我哪儿都不想去,就想留在本单位,把这个花园打理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