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7日讯 大学毕业生小刘出于正义感,在接触到“跑分”洗钱骗局后,主动卧底并将对方的犯罪证据提供给警方。根据小刘提供的线索,近日,武汉市洪山区警方打掉该“跑分”洗钱团伙,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
24岁的小刘是湖北随州人,在大学毕业后因身体原因在家休养。2021年底,他在玩电脑游戏时认识了一名网友,这名网友问他是否有意“赚快钱”。小刘十分警惕,认为对方肯定是做违法的事情。出于内心的正义感,小刘决定多套一些对方的话,准备在时机成熟时举报对方。
对方告诉小刘,他们“赚快钱”的形式就是“跑分”,也就是需要小刘提供银行卡帮助转账,并付给其相应的提成。小刘按照对方要求,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和3张银行卡,经对方测试,小刘的卡可以进行“跑分”,但是需要他到武汉进行操作。3月1日,小刘来到武汉,在入住对方提供的酒店后,对方一行三人开车将小刘接走。
车辆行驶到洪山区青菱地区的一处偏僻的断头路后停了下来,对方要求小刘打开银行APP,进行一系列操作:分享个人账户信息、专人打款、收到后转入指定账户、解除银行限额……2小时内,小刘这张卡走了14.6万元流水,小刘也收到了1450元的提成。最后,对方要求小刘将所有的聊天记录、好友删除,并开车将小刘送至附近的地铁站。
小刘随即向洪山区分局张家湾派出所报案,并将刷单所得上交警方。根据小刘提供的信息,民警陈佳乐、唐三扬立即带领快反队展开调查,锁定了嫌疑人的车辆和身份信息。随后,民警伪装成有意“跑分”的网民与嫌疑人联系,4月13日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查获违法所得4万余元。
经调查,这是一个以董某为首的“跑分车队”。董某从2021年10月开始接触“跑分”洗钱活动,一开始只是将自己的卡提供给上线,后来为获取更多利益,开始自己跑分,还叫来多名好友一起入伙。警方调查显示该犯罪团伙至少操作过800张以上的银行卡。目前,董某等6人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已被武汉洪山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虽然小刘提供的线索为警方破案提供了重要帮助,但警方表示并不提倡此类行为,小刘虽然及时将违法所得上交,但其行为毕竟成了电诈犯罪的一部分,同时这种卧底行为存在巨大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极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广大网友在遇到此类诈骗线索时应及时报警。
【链接】
“跑分”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被抓了?
利用自己的银行账户进行各种转账,轻轻松松月入过万,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殊不知,这高薪的背后却是为不法分子“跑分”洗钱。
“跑分”一词,很多人听起来会很陌生。其实“跑分”的本质就是通过银行卡或微信、支付宝账号,为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非法资金转移的渠道。犯罪分子会专门搭建平台,通过“跑分”将赃款分流洗白,最后这些非法资金流向境外,增加公安机关追查资金流向的难度。
一些年轻人或大学生因涉世未深,容易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落入陷阱,提供自己的银行卡或微信、支付宝账号,为别人进行代收款服务,赚取佣金。
(通讯员罗维舟 长江日报记者李慧紫 实习生车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