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教育工作者和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的第一站,他就来到立德楼的思政课智慧教室,认真倾听并参与讨论。深邃的思想,坦诚的话语,师生们言犹在耳,更加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对立德树人的高度重视与亲力亲为。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曈曈:总书记他寄语我们说希望我们能够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中做开路先锋,当时听了这句话,我们在场的所有同学内心都非常激动,这对于我们的成长成才,对于我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怎样做指明了一个正确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 王易:总书记在听课的过程中他非常地专心,他说真正好的这个思政课就应该是思政课老师用心来传,而学生用心来悟,双向的心灵沟通才会收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我们要发挥好思政课的育人作用,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观校史展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文献馆藏,看望老教授老专家和中青年教师代表,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句询问,每一个关切,都让在场教师如沐春风,也亲身领会到总书记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长远思考和深厚情怀。
在世纪馆北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同师生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这份殷殷期待,让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感到重任在肩。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高铭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这也正是中国人民大学办学的一个特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到现在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这个思想不动摇。教育者要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学生,勉励青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 方汉奇: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我们也都有信心按照总书记的嘱托来完成老带新的这样的一个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张东刚: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新征程上,学校一定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传承党的红色基因,赓续党的红色血脉。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邱勇:总书记所说的“新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的探索之路,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模式的创新之路。走出这样一条新路,是中国大学为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所必须肩负的使命。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 副校长 王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现出党中央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关注和殷切希望,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又一个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这番深情寄语,不但在校园学子当中,也在祖国大地各条战线引发激情共鸣。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 陶心怡:我和我身边同学不约而同地唱起了歌唱祖国,共同地呼喊出了“青春向党 不负人民”这样一个口号。这也是作为中国青年大学生所践行的初心和使命,听党话、跟党走,把我们的青春奉献在祖国大地上。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掘进机研发组组长 龙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寄语新时代青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未来的新征程中,我将和我们技术攻关青年突击队员们一起,在研究解决掘进机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方面拿出真本事,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 早热古力·阿力甫: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新时代青年,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发生的巨变。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扎根基层,努力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海上练兵模范连”连长 祖国昌:习主席讲到,我们广大青年要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我们要瞄准建军百年目标,在实战实训中扛起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官兵的强军担当。以永远向前的冲锋姿态、绝对必胜的信心胆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