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刘家山村。通讯员供图
竹山县刘家山村。通讯员供图
竹山县刘家山村。通讯员供图
竹山县刘家山村。通讯员供图
竹山县刘家山村。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杨光元)木鱼青山、霍河绿水、土墙、瓦屋、水塘、半岛、千亩茶园、女娲天池、霍河电站、已具雏形的茶文化博物馆、茶山驿站……初春的刘家山村,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花团锦簇勃勃生机的美景图——红的是桃花,粉的是杏花,绿的是茶园,清洌的是霍河水,湛蓝的是洗一般的天空,升腾的是农家柴火灶吐出的袅袅炊烟……
天坪山泉潺潺歌,婉婉百里汇霍河。
亚洲第一土坝耸,木鱼山下荡碧波。
刘家山村,十堰市竹山县城关镇西北部的一个村落,如一颗坠入凡尘的星,美得让人惊艳。“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刘家山村遵循的是既改新也留旧的主体方针,改新是要改掉破败的旧村貌,留旧是要留住乡愁的记忆,我们走的是一条既重产业发展、又重乡村旅游的路。”湖北工建驻刘家山村第一书记绳占清如是说。
刘家山村是一个延续数千年来逐水而居的中华文化形成的自然村落,村民环霍河而居,水陆两通,距竹山县城中心4公里。全村546户1688人,域内霍河水域面积近5000亩,近几年发展茶业种植面积达2200亩、户均4亩有余。2021年以来,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下,湖北工建集团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支两委抢抓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机遇,始终以“茶香飘远、水乡宁静”为主题,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总体思路,科学布局、精准投入,茶叶、食用菌、水产养殖、小鲜水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3月初的刘家山,映入满目的是渐绿的茶山在淡淡云雾中蒸腾着淡淡的清香;步入茶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到花香,霍河水库漫江碧透……2021年,经竹山县政府报湖北省政府审核,刘家山村被确认为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刘家山,古朴的村名透漏出的是内外兼修的家居文化底蕴,实际上,全村并非以刘姓为主,而是由陈、孟、蒋、刘、张等多姓氏组成的杂姓村庄。从外部环境看,刘家山村仅仅依托象征竹山县人民战天斗地奋斗向上精神的亚洲第一土坝霍河水库、中华始祖女娲文化、蓝天绿水、鸟语花香、还有错落有致的山乡别院、原汁原味的老院老宅等元素,全力打造“古老村落、古老传说、古山古水、古朴民俗”的古旧文化氛围。但透过表象看实质,走进刘家山村你会发现,刘家山的“古旧”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古旧,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后的刘家山村反而充满着新时代文化的一丝丝新意。润斓茶庄、木鱼山农家乐、农庄别院、水乡人家……等餐饮产业随处可见,正在加紧修建中的茶文化博物馆、茶山驿站、宽阔的环库旅游公路、焕然一新的民宿.....更是昭示着刘家山村游客如织、富饶美好的未来。漫山新茶香满路,世外桃源只等闲。如果你有闲情在村内走走逛逛,你会随处感受到洋溢在刘家山村村民的一张张幸福、闲适的笑脸,嬉戏阳光的儿童、怡然自乐的老人和忙碌自信的青壮年,在乡村的每个角落留下长长的剪影……
刘家山村支部书记韦杰介绍说:2021年刘家山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始建设,我们聘请了北京农道设计公司对刘家山村进行了系统完整的规划,紧紧围绕刘家山村的山、水、茶做文章,壮大原有的高山茶叶和大棚蔬菜传统产业,挖掘生态观光和亲山亲水的乡村旅游产业,修旧如旧,打造原汁原味,守得了家园、留得住乡愁、望得见远方的县城近郊后花园。
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经过村支两委干部和湖北工建驻村工作队一班人的精心策划、充分调研和精雕细琢,刘家山村终于找到了一条新路子,那就是:发挥独特的山水茶资源优势,走文旅融合之路,挖掘文化内涵,拓展文化外延,既重视产业发展,更注重久久为功效益,如今的刘家山村,山水美、人文美、乡土美,即将成为毗邻地区羡艳的“十里水乡、梦里老家”乡旅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