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区服务群众健康办实事,足不出区找同济专家为儿童“把脉”

大武汉客户端 2022-04-23 14:02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3日讯 “原来总怕挂不上大医院的专家号,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约上。”4月22日,家住青山区的张燕燕(化名)带着宝宝来到青山区新沟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就医后激动地说。

郝燕教授正在接诊传帮带。实习生张越 摄

22日13时,医学博士、同济医院儿保科主任郝燕教授刚刚结束了一上午的坐诊,便马不停蹄地来到青山区新沟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单扒口饭后就开始接诊。15位患儿来到这里免费挂号治疗。

郝燕说:“儿童保健是一个包含很多专业的学科,要求很高,但是社会上对其认识却不多,医生培养也不够,造成就医困难,需要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和发展。我愿意常来这里坐诊,也欢迎社区医生来我这里进修,把我的所学所知与社区医生交流,为更多的家长分忧,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3岁的豆豆(化名)去年9月份开始上幼儿园,根据老师的反映,在学校豆豆几乎不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经常自言自语,连老师主动与他沟通也直接忽视。

中心工作人员为患儿测量身高。实习生张越 摄

今年1月,父母带着豆豆走进了新沟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经过儿保科主任李文瑛与康复师的测评,疑似为轻度孤独症。这类孩子是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来改善的。听到这个消息后的豆豆全家十分激动,立刻与李文瑛和康复师进行详细沟通,随后,与同济医院儿保科主任郝燕进行了远程会诊。医生为豆豆量身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在日常行为训练与感统训练的同时,联合家庭与学校共同对孩子进行干预。

据了解,豆豆在经过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进步很大。“现在豆豆能主动向我还有老师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学校也愿意融入集体中了,他甚至还能主动走到孩子们中间和同学打招呼、做鬼脸。这些在半年前,我们简直想也不敢想。”在谈到豆豆的变化时,豆豆妈妈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说道。

康复师指导患儿训练前热身。实习生张越 摄

新沟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胡振波介绍,儿科与儿童保健科是该中心的特色专科,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儿童语言与沟通障碍促进联盟”单位,建立了绿色转诊通道。旨在为青山区儿童解决“看病远、看病难”问题,做到“小病能治,大病能识,重病能转,慢病会管”,让患儿和家属在基层医院拥有良好的就医体验。

青山区卫生健康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青山区卫生健康局将“为居民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持续深入推进,邀请三甲医院专家资源下沉青山区各基层医疗单位传帮带,为基层壮大和发展特色专科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青山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长江日报实习生张越 通讯员殷伟 陈志轩 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