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通枢纽建设三年行动启动 首批开工八个项目优化路网结构提升城市功能

长江日报 2022-04-23 07:58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谦 付莎 通讯员吕作武)4月22日,武汉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暨交通枢纽首批重大项目开工。据悉,本次开工的有武汉至天门高速公路(武汉至汉川段)等8个项目。

通道更加顺畅、枢纽更加便捷、网络更加高效——“十四五”期间,武汉将紧紧围绕“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目标,坚持交通引领、支撑城市发展,积极推进“通道+枢纽+网络”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围绕这一目标,我市制定了《武汉市交通枢纽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实施“建设‘七环三十射’高快速路、打造‘轨道上的武汉’、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打造航空客货运门户‘双枢纽’、打造经济高效物流网络、健全便捷顺畅出行网络”等6大任务、128个支撑性项目。

其中,包括开工建设武天高速、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北段和南段,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合肥段、武汉至宜昌段,武汉港客运港区码头、天河机场第三跑道等38个项目,建成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武汉港阳逻港区铁水联运二期、天河机场T2航站楼改造工程等47个项目。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临近城市主城区路段,在承担对外交通和过境交通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城市交通功能,各种交通流相互交织,部分节点与城市道路衔接不畅,严重影响路网整体效率。 此次开工的8个项目,均为衔接新城区的公路项目。工程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路网整体效率、提升城市功能,同时满足新城区日益增长的交通通行需要。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集中开工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部署,湖北省委、省政府“一主引领、交通先行”决策,武汉市委、市政府“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优服务”要求的具体举措。全市交通战线将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统筹“水、路、港、岸、产、城”协调发展,构建“东西南北”四向拓展、“人物资信”四流融合、“铁水公空”多式联运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优势。

● 首批集中开工的8个交通项目

1.武汉至天门高速公路(武汉至汉川段)

2.G107国道东西湖段快速化改造工程

3.S115省道黄陂区天河至祁家湾段改扩建工程

4.S115省道黄陂至孝昌李集互通段改造提升项目

5.S109省道蔡孝线柏刘公路至蔡甸城关段改造提升项目

6.S105省道蔡甸区柏林至官桥改造提升项目

7.S102省道江夏段改造提升项目

8.G347国道新洲段改造提升项目

相关报道>>

首批八个项目开工揭开武汉三年攻坚大幕 铁水公空齐发力织密交通枢纽大通道

4月22日,武汉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暨交通枢纽首批8个重大项目开工。

通道更加顺畅、枢纽更加便捷、网络更加高效——“十四五”期间,武汉将紧紧围绕“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目标,坚持交通引领、支撑城市发展,积极推进“通道+枢纽+网络”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围绕这一目标,我市制定了《武汉市交通枢纽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实施“建设‘七环三十射’高快速路、打造‘轨道上的武汉’、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打造航空客货运门户‘双枢纽’、打造经济高效物流网络、健全便捷顺畅出行网络”等6大任务、128个支撑性项目。

● 6大任务

■ 建设“七环三十射”高快速路

今年开建双柳汉南两座长江大桥

推动环线拓展、射线加密、网络互通、农村公路提质。到2024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8万公里,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94%以上;三年拟重点推进项目65个,计划完成投资1150.4亿元。

◆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

◆汉南过江通道及接线工程

◆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北段(黄陂至新洲段)

◆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南段(江夏至鄂州段)

◆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中洲至北湖段

◆武汉硚口至孝感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至终点段)

◆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武汉至河口段

◆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武汉至鄂州段

◆沪渝高速公路武汉至黄石段改扩建工程武汉段

◆武汉至天门高速公路武汉至汉川段

◆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武汉段

◆京港澳高速公路鄂豫界至军山段改扩建工程

◆汉洪高速公路沌口至湘口段改扩建工程

◆沪渝高速公路武汉至宜昌段改扩建

◆武汉至黄梅高速公路

◆G347新洲段(内园滩至红岭)改建工程

◆G106新洲区余家寨至团风段改扩建工程

◆G107武汉段改扩建工程(江夏段、东西湖段)

◆黄陂区G318石门店至武麻互通段改扩建工程

◆蔡甸区G318武汉西至永安段快速化改造工程

■ 打造“轨道上的武汉”

建设十余地铁线 三年内地铁总长达540公里



推动高铁“三线三站一桥”、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到2024年,全市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总长约540公里。

◆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合肥段

◆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

◆武汉枢纽直通线

◆武汉天河站

◆长江新区站

◆汉阳站

◆白沙洲公铁两用桥

◆12号线江北段(青菱站(不含)一科普公园站)

◆12号线武昌段(科普公园站(不含)—青菱站)

◆12号线联接线调整

◆新港线一期(工业四路—白玉山)

◆11号线四期(白沙洲—汉阳站)

◆3号线二期(沌阳大道—文岭)

◆6号线延伸线(东风公司—博艺路)

◆16号线起点调整工程(通航产业园—周家河)

◆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黄家湖五街南三环)

◆11号线东段二期(武昌火车站—光谷火车站)

◆新港线西延◆前川线(黄陂广场—马池路)

◆11号线三期首开段(武昌火车站—白沙洲)

◆19号线(武汉火车站—高新二路)

◆轨道交通新港线二期

◆11号线三期新汉阳火车站段(黄金口—新汉阳火车站)

■ 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2024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箱


打造中部地区枢纽港,整治两江航道,提升航运能级。到2024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0万标箱。

◆武汉港客运港区向阳旅游码头工程

◆武汉港客运港区粤汉码头改扩建工程

◆武汉港客运港区中华路码头改扩建工程

◆武汉港客运港区武汉市集家嘴轮渡码头

◆武汉阳逻铁水联运二期

◆汉江蔡甸至汉川42公里二级航道整治工程

◆长江宜昌至武汉段4.5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

■ 打造航空客货运门户“双枢纽”

加速建设天河机场第三跑道

提升天河机场国际门户枢纽地位,推动天河、花湖机场两场联动。到2024年,天河机场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3500万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38万吨;三年拟重点推进项目5个,计划完成投资69.2亿元。

◆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工程

◆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配套机坪及设施工程

◆湖北区域高空管制中心工程

◆武汉天河机场T2航站楼改造工程

◆武汉天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

■ 打造经济高效物流网络

京东顺丰等知名电商加速布局武汉物流基地

建设“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建设高效率城市配送体系,建设多方协同应急物流体系。到2024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万亿元;三年拟重点推进项目24个,计划完成投资271.2亿元。

◆京东亚洲一号武汉蔡甸物流园

◆京东华中电商产业园

◆长江中游(武汉)智慧物流枢纽项目

◆武汉工业港

◆武汉物流交易所(总部区)

◆武汉打造长江经济带粮食物流核心枢纽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汉欧国际物流园

◆玉湖冷链(华中)国际食品交易中心

◆德邦华中总部智慧产业基地

◆顺丰智慧供应链科技创新产业园

◆圣泽捷通物流基地

◆深国际武汉蔡甸综合物流港

◆武汉邮区中心局

◆汉口北高新物流示范园

◆湖北交投汉口北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港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暨国家稻米交易中心冷冻产品加工一期项目

■ “硬联通”三年行动方案

武汉打通城市圈内多条“断头路”



根据省推进区域发展布局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区域发展布局交通“硬联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的通知》(鄂区域发展办[2021]43号),武汉城市圈共有“硬联通”项目48个,其中城市道路项目14个,公路项目34个。涉及我市城市道路项目6个,公路项目14个(其中高速公路项目4个、国省干线公路项目9个、县乡公路项目1个)。截至2021年底,公路项目已建成2个、在建3个、计划2022年开工3个、前期推进6个。

◆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境鄂豫界至军山段改扩建工程

◆S115孝昌京珠李集互通至黄陂区改扩建武汉段

◆G347黄冈市团风段举水河大桥新建工程

◆S115黄陂区天河至祁家湾段改扩建工程

◆双峰山至黄陂木兰景区旅游公路武汉段

◆S105柏林至官桥改扩建工程

◆S102江夏段一级公路改造

◆武汉硚口至孝感高速公路二期武汉段

◆S112辛安渡至朱湖公路武汉段

集中开工项目

武天高速(武汉至汉川段)开工武汉至天门首开直达高速



武天高速汉江特大桥工程效果图



22日,武天高速(武汉至汉川段)开工。未来,武汉到天门只需1小时,天门迈入武汉“1小时经济圈”。

武汉经天门至宜昌高速公路(武汉至汉川段)是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并拟纳入到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武汉经天门至宜昌高速公路建设。

武汉至天门高速公路全长约91公里,分段建设,全线拟采用设计时速120公里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其中,武汉至汉川段起于武汉市蔡甸区玉贤街道杨新村北侧,终点与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交叉,路线全长53.13公里,武汉市境内约10公里。全线设桥梁19座共47383米,桥梁占比89.2%;互通式立交7处,其中枢纽互通2处;主线收费站1处,匝道收费站5处,服务区、养护工区、管理分中心各1处,计划2025年12月建成通车。

据悉,武汉经天门至宜昌高速公路是武汉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七环三十射”高快速路网中的重要一射,也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长三角——成渝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天高速建成后,武汉到天门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这意味着天门作为武汉城市圈内目前唯一城区无高速直达的城市,即将迈入武汉“1小时经济圈”。

同时,这条高速远期延伸至宜昌,形成武汉经天门至宜昌高速公路通道,将在沪蓉、沪渝高速间形成一条新的东西向快速通道,有效分流沿线地区对外交通量和长途过境交通量,缓解沪蓉、沪渝高速公路交通压力。

G107东西湖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开工

新建9公里高架“牵手”额头湾立交

22日,G107国道武汉市东西湖段(高桥二路至额头湾)快速化改造提升工程一并开工。该工程起于G107高桥二路,止于额头湾立交西侧,为城市快速路兼一级公路。项目将采用“高架+地面”形式建设,其中地面道路全长10.375公里,高架桥全长约9.125公里,全线双向六~八车道。

107国道东西湖段于1989年扩建竣工并投入使用。该段西起东西湖围堤,东止额头湾,全长29.41公里,是汉口西大门重要的出口公路,承担着大量过境交通需求与到发性交通需求,且长年客运与货运混合。交通量的与日俱增,使得国道路面病害较多,车辆通行受到影响。

此次改造,项目将新建四环线互通立交一座。该立交将与四环线收费站通道形成匝道直接衔接,形成区域货运交通转换的一个重要枢纽。

此外,项目新建的全长约9公里的高架桥快速路,将与正在实施改造的额头湾立交工程相接,今后将有效缓解东西湖区与三环线节点交通转换压力,打通城市交通瓶颈。

建设方东西湖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G107国道东西湖段进行快速化提升改造,能显著改善行车条件,提升区域交通服务水平,有助于完善区域骨架路网及提高交通快速可达性,工程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

改造期间,G107国道东西湖段将不断交通、不封路,并开辟临时道路,保证通行需求。

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付莎 通讯员吕作武

本版制图 职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