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一湖,多彩大箕。大箕铺镇 供图
【阅读提示】
这是一块古色的土地——3亿年的天然溶洞群星罗棋布,2500多年东周古城遗址在此一朝重见天日。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鄂东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此成立,辛亥革命先驱曹亚伯从这里奔赴远方。
这是一块青色的土地——原生态柯大兴、水南湾古民居、八流村古村落,青砖黛瓦,诉说历史沧桑。
这是一块绿色的土地——龙角山“十八盘”远近闻名,鄂东南地区最大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在此拔节生长。
4月8日,大冶市大箕铺党委书记柯梦兵接受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专访,畅谈“多彩大箕铺”的诗与远方。
物富人丰,向阳生长。大箕铺镇 供图
大箕山下商铺林立
大箕铺镇位于大冶市郊,北临大冶湖,南与阳新县接壤,辖24个行政村、2个社区,是大冶市的“南大门”。
地方志记载,大箕铺原属阳新县,1953年冬,划归大冶县。1958年属大箕铺公社,1984年改为大箕铺乡,1989年,由大箕铺乡改为大箕铺镇。
1996年,湖塘管理区9个村划归原铜录山街道办事处(现金湖街道办事处)管辖,最终形成现在的镇区版图。
境内主峰大箕山,属幕阜山系北侧江南余脉。山势像一条巨龙起伏,南北绵亘几十里,山上还建有大箕山庙,至今香火绵延不绝。
从高空俯瞰,大箕铺镇三面临山、一面临湖,无疑就是一条大冶城区通往阳新、江西的天然“大走廊”。
也正如此,无论是早期的手提肩扛,还是近代的车轮滚滚,大箕铺始终作为商旅来往重要通道或歇脚之地。“大箕山下商铺林立”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大箕铺”三字也由此而来。
在2017年黄石—阳新一级公路通车前,“从黄石、大冶去阳新,必须经过大箕铺镇”,这也是许多阳新人都拥有过的经历。
除了交通位置显要,丰富的金矿、铜矿、钼矿等矿产资源,更是也让大箕铺镇中气十足。“2005年以前,我们这里光身家亿元以上大老板就超过50个,很多都是矿老板、暴发户。”柯梦兵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凭借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在“穿山跨湖”让人望而却步的时代,大箕铺镇迎来了自己的辉煌。
G106国道、武九铁路等交通要线纵贯全境;高峰时期,全镇大小企业有几百家,其中大部分为冶矿类企业;一大批抄着大箕铺口音的人,走出大冶、走出湖北、走出国境,满世界“探矿掘金”。
“财大气粗、作风硬派、为人豪爽,一时间,‘铺哥’‘铺姐’的名声不胫而走。”柯梦兵笑道。
云消雪霁,风景独绝。大箕铺镇 供图
古村古迹,古色古香。大箕铺镇 供图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历史的浪,让时代往前跑。当浪潮转向时,有的人难免踉跄。
2006年,包括大箕铺镇在内的大冶部分乡镇,“一矿独大”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达到极致,许多问题暴露出来,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2008年,大冶果断决定向全市所有“五小”(小选矿、小洗矿、小冶炼、小选金、小矿山)企业亮出“红牌”,全面斩断“五小”企业污染源。
“断电源、拔杆子、拆机子、毁池子、拆房子、平场子……整个拆除过程很艰难,矛盾也一度很尖锐,这种状况一直要持续到2014年。”柯梦兵说,拆掉“五小”企业不容易,但探索新的适合大箕铺镇自己的发展路径更不容易。
作为城郊小镇,由于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调整过后没有足够的产业支撑,再加上大冶城区的不断“虹吸”,大箕铺镇几乎成为一座“空心镇”,存在感每况愈下。
与此同时,就连之前一直为大箕铺人津津乐道的“阳新来往必经之地”,这样的优势也在渐渐丧失。2017年10月,黄阳一级公路正式通车,黄石、阳新两地往返,单程缩短至半个小时,该镇独一无二的来往“大通道”优势被削弱。
更尴尬的是,因两条铁路和一条川气东送线路穿境而过,大箕铺镇更无法像其他乡镇一样,进行成片大规模开发建设,镇区面貌长期“灰头土脸”。
“大箕铺没有街,这是大箕铺人的痛,也是我现在每天都在思考解决的问题。”柯梦兵补充道,“加强镇区整治,焕新镇区面貌,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目前,大箕铺镇区面貌改造方案已基本成型,计划在G106国道主轴新建活动广场1座、建筑若干。届时,大箕铺镇街的格局将逐步打开,为世人呈现出一个新的“大箕铺”。
生态种养,美好前程。大箕铺镇 供图
阡陌交通,山环水绕。大箕铺镇 供图
城郊小镇转身特色镇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破茧之后,终迎新生。
“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文化兴镇、旅游活镇。”经过积极探索,结合自身特色,大箕铺镇最终明确了上述发展目标,并迎来发展新机遇。
按照“一心引领、一轴带动、三区协同”的总体发展布局,大箕铺镇将深度融合大冶新城,深入对接大冶湖核心区,着力建设“六个小镇”,争创黄石同城化、大冶市域一体化发展示范镇。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依托融合大冶新城,与大冶湖核心区隔湖相望的区位优势,抢抓黄石“环两湖跨两山”的现代化大城市发展格局机遇,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努力打造黄石、大冶城市“后花园”。
依托蕲嘉高速、武阳高速、高铁南路、下曹大道、G106国道、S315省道等穿境而过的交通优势,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努力打造现代商贸物流“新中心”。
依托三角桥工业园,加快传统制造业、新材料等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宏强物流、群峰物流等现代商贸物流企业引进和培育,形成集商品仓储、交易、运输为一体的现代化生产物流基地。
依托大箕铺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山水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加快龙角山、大箕山、东角山、大冶湖以及五里界东周古城、曹家晚鄂东南第一农村党支部,水南湾、柯大兴古民居等生态资源、红色资源、青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努力打造文化旅游、生态康养“新洼地”。
依托鑫东生态园、春润生态园、我要花鲜切花基地等农业基础优势,抢借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契机,加强与山东寿光、江西信丰合作,努力打造以蔬菜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新模式”。
以方至畈村为核心,逐步扩大小箕铺、袁家咀、叶家庄、柳林、水南湾、凤凰等村蔬菜种植规模,建设万亩连片标准化优质蔬菜基地,打造黄石、大冶“菜篮子”核心。以小箕铺、方至畈、刘逊等村为重点,打造千亩鲜切花种植基地和鄂东南鲜切花生产交易中心。
依托曹家晚、叶家庄、方至畈、小箕铺等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基础优势,加快美丽乡村整治,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样板”。
神女无恙,霞光满天。宫少华 摄
奋力拼出一个新大箕
成绩喜人,形势逼人,前景诱人。
《大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
支持大箕铺镇对接协同大冶湖生态新城,发挥与黄石园博园隔湖相望、临近大冶城区熊家洲新区的优势,挖潜全镇“农商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黄石市现代化郊区新城及康养休闲特色小镇。
同时,大冶市第七次党代会也明确,“支持金牛、刘仁八、殷祖、大箕铺、茗山、东风农场等乡镇(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和特色规模农业,做强镇域经济,培育更多中部百强镇、全国千强镇”。
对此,大箕铺镇在政府工作报告上也明确目标,“十四五”期间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年均增长13.3%,实现经济总量翻番。
如何达到预期目标,拼出一个“新大箕铺”?面对发展新机遇,大箕铺镇踌躇满志。“经历了产业转型阵痛的大箕铺镇,全镇上下苦干实干巧干,形成了加速发展的起势。”柯梦兵说。
2020年9月,大箕铺镇成功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2021年11月26日,大冶市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大箕铺镇曹家晚村召开,该镇相关工作获上级部门高度好评。
“作为乡镇干部,大家每天都很拼,‘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群众过节,我们过关,重大节日、敏感节点从来不轻松;其他人可以退,我们不能。”柯梦兵坦言,也只有每天在镇里,看着一点一滴的新变化,自己才会觉得心里踏实。
今年,围绕“蔬菜强镇”发展新目标,大箕铺镇预计完成1000亩蔬菜大棚建设和3000亩订单露天蔬菜建设。争取到2025年全镇蔬菜大棚建设规模达到5000亩,露天蔬菜建设规模达到1万亩,成为武汉城市圈重要“菜篮子”生产基地。
“在大箕铺发展的舞台上,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每一份努力都弥足珍贵,每一个大箕铺人都应成为大箕铺发展的推动者、参与者。”柯梦兵号召,在“助力大冶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同一张考卷上,我们要努力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多彩大箕,层峦叠翠。大箕铺镇 供图
策划:张居勤、周咏新、王焱尧
执行:程良友、卫学平
采写:吕鉴蕾、阮琼、左乙辰、王正军
视频:金康
出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