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产育种西兰苔成武汉蔬菜新名片,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一年四季能吃到

大武汉客户端 2022-04-15 08:27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余康庭) “头顶菜花,身似芥蓝,个头不大,翠绿挺拔。初识西兰苔,长相略奇特。它比西兰花好吃,比红菜薹好看,比白菜薹有营养。”4月12日,在武汉亚非农业科技园,园区负责人贺亚菲为长江日报记者科普西兰苔。贺亚菲介绍,年初,恩施利川、巴东的种植户向他订购了一批亚非西兰苔种子和种苗,定植后60多天即可采收,预计到今年夏天可上市销售。

据了解,目前,汉产育种亚非西兰苔系列品种不仅夏天能尝鲜,还实现了长江流域市场周年供应,不受季节限制,终年可循环上市,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餐桌。

美食新宠深受青睐

亩产纯收入近万元

在亚非农业科技园的品种示范和科研产区,西兰苔母种植株远看就像一颗颗微缩版的小松树,每株高约50厘米,全都罩着白色的薄网。薄网里,植株上结着一簇簇细长的豆荚,一粒粒西兰苔母种,就被包裹在豆荚内,绿色饱满、生长旺盛。“这些亚非西兰苔母种培育研究,已持续了十多年,进行了上百次杂交培育试验,培育出来的产品都具有很强的抗热性、抗涝性、抗逆性,适合市场大面积推广种植。”贺亚菲说。

贺亚菲展示西兰苔种苗。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亚非农业科技园是武汉湘口种业小镇第一家农业科技园,主要进行西兰花、西兰苔品种的选育、制种和新品种的试种、示范、观摩、推广。目前,园区研发的亚非西兰苔早熟、中熟、晚熟、特晚熟系列品种,在全国各地区可分不同时段种植,与红、白菜薹相比,产量更高、采收期更长。

据了解,亚非西兰苔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功能型绿色蔬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C、E,维生素含量是甘蓝的2倍、番茄的4倍,其中维生素A含量是花椰菜的100倍,其抗癌物质含量也高于西兰花和芥兰。“西兰苔是由西兰花与芥兰杂交选育而成,以肥嫩的花苔供食,故而得名。通过近年来的持续推广,加上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在消费者对绿色蔬菜追捧的浪潮中,亚非西兰苔脱颖而出,成为美食新宠。”贺亚菲介绍,如今,亚非西兰苔已入驻武汉、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中百仓储、盒马鲜生、本来鲜、谢先生等大型商超和酒楼,深受市场青睐。

不仅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亚非西兰苔的种植收益也很可观。

江夏区金水闸的蔬菜种植户王大贵,以往主要种植白菜薹、甘蓝、白萝卜等普通蔬菜品种,受同质化种植竞争和市场冲击,销售价格一直不太稳定。这两年,他开始试种亚非西兰苔,“平均亩产有800—10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在10元左右,算下来,种植一亩西兰苔,纯收入可达7000—1万元,种植收益比普通蔬菜高两三倍。今年我还准备扩大西兰苔的种植规模”。

做法多样吃法新鲜

小种子变成大产业

“西兰苔的口感与芦笋相似,制作方法简单。整个花苔、花蕾均可食用,清炒、生吃、煮、腌制做法多样。”贺亚菲说,目前亚非西兰苔在湖北地区已经实现全年供应,“在湖北平原地区一年可种植两季,12月至翌年2月育苗,3—5月上市;7—8月育苗,10月至翌年3月份可持续供应。而在湖北高山地区,如恩施等高山低温地区,则可以3—6月育苗,6—9月上市,实现夏季供应市场,优势更突出。”

贺亚菲(左一)和技术人员在品种示范区查看西兰苔长势。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亚非西兰苔品种具有独特性。”贺亚菲认为,全国乃至全球都有西兰花的消费市场,而西兰苔比西兰花更好吃,消费市场可以扩大至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西兰苔已在云南、宁夏、广东等市场培育成熟,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武汉地区西兰苔的种植面积也由以前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亩,省内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左右,经济效益有保障,种植户积极性高,产业发展速度快。

“小种子变成大产业。西兰苔除了进入大型商超、酒楼销售,将来还会加工成即食果蔬干零食等,其种子提取物还可以加工成功能性饮料,产品形式更多样化。”憧憬未来,贺亚菲表示,园区将联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种植大户和销售公司,推广种植亚非西兰苔,开发西兰苔系列产品,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湖北亚非西兰苔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