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4月12日晚间消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意味着电子烟市场“战国时代”的结束。电子烟必须是烟,而且只能是烟,而不是兜售别的“创新”的幌子。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近年来在年轻人中颇有成为一种时髦的趋势。电子烟包括烟油(含尼古丁、香精、溶剂丙二醇等)、加热系统、电源和过滤嘴四部分组成,通过加热雾化烟油产生具有特定气味的气溶胶供吸用。此前由于没有国家标准,一些电子烟企业“一个烟油,各自表述”,引发诸多市场乱象。
市场上最早的电子烟乱象,是鼓吹电子烟是无害的烟草替代品、戒烟“药具”,社会上不乏有人以吸电子烟为戒烟之道。而且因为相信吸电子烟无害,一些人公然在公共场所吞云吐雾且无所顾忌。但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的结论是,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更不是戒烟手段。
近年来电子烟走上了伪“创新”之路,一些商家推出各种所谓水果味电子烟、“上头电子烟”等,前者主打吸引青少年吸用。目前市场上电子烟烟油用到的添加剂多达8000多种,很多产品对人体是有严重危害的,而且电子烟会向室内释放可吸入的液体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尼古丁和致癌物质,这种二手电子烟无疑会危及公众健康。
出台强制性国家标准,对电子烟市场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烟油具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大部分电子烟企业将无法满足标准对产品提出的要求,而被淘汰出局;二是电子烟只允许烟草味,即必须含有尼古丁成分,其浓度不高于20mg/g,其他添加剂限量添加,电子烟雾也必须符合规范。
电子烟国家标准的出台可以说是市场的定海神针,可以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一哄而上,更可以防止有些人挂羊头卖狗肉。也就是说,吸电子烟仍然是吸烟,任何人都不可抱着“吸电子烟无害”的幻想。以果味吸引青少年吸烟,以“上头电子烟”暗渡陈仓,将来都是非法行为。如果产品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还如何为自己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