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3日讯(通讯员刘姗姗)七旬老人长期反酸、烧心,20年来都不能平躺睡觉,到医院一查,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原本待在腹腔的胃“消失”不见,竟然全部跑到胸腔里。日前,武汉市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专家通过微创手术,将“出走”的胃重新拉回腹腔。
家住汉阳71岁的陈爷爷自20年前起,就有反酸、烧心的症状,饭后尤其明显,吃胃药也无济于事。每次吃完饭,他总感觉胃顶得难受,一平躺反酸就更严重,有时候直接反流食物到口腔,睡觉也不安生,后来每晚只能坐着睡觉,长期不敢吃晚餐。多年来,陈爷爷辗转多家医院求医,但症状一直没有彻底消失。最近他反酸越来越频繁,吃一点东西就吐,家人赶紧带他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就诊。
患者的胃全部“跑”到胸腔。
经过CT检查,医生惊奇地发现他的整个胃不在腹腔,食道裂孔撕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缺口,致使全部胃从缺损处“跑”入胸腔,形成胸腔胃,最终确诊为食道裂孔疝。
因为年纪大了,家人都担心手术风险,但陈爷爷十分痛苦,强烈要求手术。疝与腹壁外科主任王勇耐心讲解了微创手术方案,打消了家属的顾虑。
疝与腹壁外科专家在为患者实施手术。
上周疝与腹壁外科主任王勇带领科室医生团队,为陈爷爷实施了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腹部打了5个钥匙孔。由于食道裂孔较小,在如此狭小的空间操作,手术难度很大,再加上周围毗邻重要脏器和血管,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大出血。专家们小心翼翼操作,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成功将“出走”的胃放回了腹腔,并植入特殊材料的补片,将食道裂孔缝补完好。
术后第二天,陈爷爷反流症状明显好转,晚上终于可以平躺睡觉了。他激动地说:“这20年来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武汉市中心医院日间手术部疝与腹壁外科主任王勇介绍,人体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层薄薄的膈肌,膈肌中间有个孔,称为食管裂孔。正常情况下,胃在肚子里,食管贯穿胸部,两者在食管裂孔的地方连接起来。在暴饮暴食、提重物、打喷嚏、肥胖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都可能造成胃从裂孔跑到胸腔,早期患者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随着疝增大,引起反酸、进食哽咽、胸痛、咽炎、中耳炎、肺炎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都容易误认为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导致不少患者经常走错科室就诊,药物治疗有时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容易反复发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恢复胃的正常生理解剖结构。
专家提醒,如果长期出现反酸、烧心、呕吐、上腹部饱胀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尽早发现食道裂孔疝,经药物治疗没有明显效果,建议积极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