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的兰花让我们坚定了中国的文化自信——访罗田县兰花协会会长居建新

极目新闻 2022-04-13 16:42

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通讯员 刘世民

“罗田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是中国野生兰花重要原产地之一,境内已发现的兰科植物有25种,生长区域面积达132万亩。2012年10月,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罗田县‘中国野生兰花之乡’的称号。改革开放以来,罗田县居民的社会生活品质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莳养珍贵铭品兰花的花卉爱好者越来越多。随着罗田旅游业的发展,在罗田各地先后新建了一批现代化兰花种植园,其中以天下明兰园最具规模,投资2000万元,占地20亩,种植珍贵铭品春兰、蕙兰达5000盆”。

4月13日,湖北省罗田县兰花协会会长居建新接受极目新闻记者专访时侃侃而谈。

“罗田兰花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兰花的种植销售为基础,逐步在全县打造兰花培植基地、科研基地、商贸区、文化展示区等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产业集群;通过‘农户加专业合作社加旅游开发’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罗田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让兰花产业成为罗田强县富民的一个新的支柱产业。”谈起罗田兰花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时居建新说。

大别山名贵兰花之一荷型素心

罗田县是大别山主峰所在地,隶属湖北省黄冈市,版图面积2144平方公里,人口60万,是全国知名的“板栗之乡”、“甜柿之乡”、“野生兰花之乡”。罗田是革命先辈解放军高级将领文建武和红军师长肖方,以及近代学者王葆心、北宋宰相王韶、元宋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明代医圣万密斋、京剧创始人余三胜、清朝翰林周锡恩的故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1%,四季风景优美,春有山花烂漫,夏有流云飞度,秋有万山红遍,冬有林海雪原,有天堂寨、薄刀峰等多个国家级4A景区,是“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中国最美生态旅游名县”、“湖北旅游强县”。

大别山名贵兰花之一素心

去年,罗田县兰花协会会长居建新在随州兰花产业发展论坛上发言时称,兰花是世界各地人们普遍喜爱的植物,莳养和鉴赏的历史悠久,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兰科植物品种繁多,而中国的春兰、蕙兰等品种最富有文化特色,孔子曾作古琴曲《幽兰操》,歌颂兰花“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誉其为花中君子,有“王者之香”。因此,中国的兰花也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追捧,在国内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澳洲一些地区,莳养中国春兰、蕙兰早已是一件文化雅趣。人们研究兰花,著书立说,形成鉴赏标准,共同享受兰花审美的乐趣;人们培育兰花,研究品种,发展兰花产业,造福一方民众。

大别山名贵兰花之一瓣型红舌

居建新自2015年开始专业莳养兰花,建造了天下明兰园,以种植春兰、蕙兰的艺草品种为主,目前拥有艺草3000多盆。期间,他走访全国各个兰花产区,参观了各地各级兰花展会和兰花种植园,结识了很多业界专家和朋友,与他们一起交流种植经验、分享优良品种、研究兰花产业发展,感触很多,受益颇深,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对中国兰花文化的自信,坚定了发展兰花产业的信心。

据悉,湖北省天下明兰园2014年建成,位于 “中国野生兰花之乡”罗田县,园区建在罗九精品旅游线起始处,投资3000多万元,占地20亩,有全自动化兰花种植基地2000平方米,培育了新品蕙兰、春兰、建兰、寒兰等赏花赏艺品种5000多类达1万余盆,套种石斛、白芨、七叶一枝花、菖蒲等名贵中药材10亩。该园培育的蕙兰双艺新品在多个省、市级兰展上荣获金奖和特金奖。

谈及在新形势下,罗田县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兰花产业,居建新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着手:

一是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兰花产业发展领导机构,由政府领导挂帅,专人负责,规划指导兰花产业的发展,并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同时,政府要制定支持兰花产业发展的相关意见,大力扶持发展兰花及相关产业,在产业发展土地政策上予以支持,设立奖补资金扶持,整合农业、林业、科技等职能部门项目资金支持兰花产业发展。

二是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按照统一规划,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的原则,打造兰花产业集群。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集种养、商贸、旅游、康养为一体的兰花产业旅游观光带。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打造兰花种植和交易片区,引导群众参与兰花产业,成立行业合作社,按照“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实现企业有基地,农户有销路的双赢格局,形成兰花产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积极对外合作,一方面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兰花产业发展资源是基础,加强与其他兰花产区的合作,能确保可利用兰花资源的多样性和产业发展的持续性。进一步擦亮罗田“中国兰花之乡”这张名片。

三是强化行业管理。要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兰花保护办法,加强兰花资源保护,抢救稀缺资源,加强执法监督,防止兰花资源枯竭。

“大别山的兰花,让我们坚定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专访结束前,罗田县兰花协会会长居建新信心满满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