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头部,改善脖子前倾 预防颈椎病,防止驼背…… “防低头神器”真能拯救颈椎吗?

武汉晚报 2022-04-07 07:28

要问现在的年轻人哪里不舒服,颈椎绝对榜上有名。特别是现在手机、平板电脑深入生活,“低头族”越来越多,造成了颈椎病高发。

支撑头部,改善脖子前倾,预防颈椎病,防止驼背……最近,网上的一款“防低头神器”爆火,它像一个颈托,直接戴在脖子上来支撑头部,销量一路攀升,不少市民都觉得颈椎“有救了”。这款“神器”真有这么神吗?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苏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岳剑宁、清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梁宁一起来为你分析解读,并教你如何正确保护颈椎。

“防低头神器”到底有没有用?

现在,“防低头”的商品五花八门,在网购平台输入关键词后,很快就有成千上万的“防低头神器”跳了出来,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100元左右的最受欢迎,月销量都在2000+,产品介绍称可以矫正脖子前倾,改善肩颈疼痛等,不少买家都留言表示期待效果。

作为“低头族”,看见这样的广告词你会不会也有点心动呢?可是这种托起脑袋、支起脖子的“神器”真的可以保护颈椎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屈留新介绍,这个所谓的“神器”的初衷是用来防止低头的,但用处有限,也起不到治疗的作用。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中心主任陈哲认为,虽然这种“神器”设计理念可行,但是对于颈椎的保护作用却微乎其微。它可以托起脑袋、支起脖子,但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反而会让脖子僵硬,

由于角度并不能调节,无法适应所有顾客的身体状况,最好不要长期佩戴。医生提醒,尤其是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需要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佩戴正规的颈托。

屈留新介绍,如果大家平时久坐了,为保护颈椎可以半个小时到40分钟就站起来走一走,动一动,能有效缓解颈部和背部的疲劳,但并不建议大家盲目跟着网上做一些锻炼操,椎动脉型脊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等常见的颈椎病,活动不当,反而会加重不适。

身体其实自带“防低头”功能

其实,拯救颈椎何需什么神器,颈部的肌群其实就是身体自带的“防低头神器”,比起依赖外力,更应强化肌肉本身的稳定系统来保护颈椎。运动专家推荐一套训练动作,可以缓解颈部僵硬,增强肌肉力量。

动作一:耸肩缩颈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头正直,两臂自然垂直于体侧,两肩尽量缓慢向上耸起,同时颈椎向下缩,维持3-4秒后放松还原。

动作二:夹脊拔颈 头正直,下颌微后收,双手叉腰,两臂用力向后,尽量使两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同时头颈向上拔,静止用力,维持3-4秒后放松还原。

动作三:项手争力 头正直,双手十指交叉,掌心置于颈椎后部正中(颈椎生理弧度正常、减小或反弓者)或后枕部(颈椎生理弧度增大者),颈椎与双手对抗,头部保持不动,维持3-4秒后放松还原。

动作四:颌手争力 头正直,双手掌根部相对,托住颌部,颌部与双手同时对抗,头部保持静止,维持3-4秒后放松还原。

以上动作每组做20次,每日3-5组,有助增强颈部肌群力量,减轻颈部肌群退变。

得了颈椎病最常出现这两种症状

颈椎不但工作强度大,“待遇”也不好,人们长时间伏案或低头玩手机,都会对它造成压力。由于颈椎病的症状过于常见,不少人即使没有去医院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也能大致判定自己的颈椎出了问题。

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两种颈椎病类型,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几乎每个颈椎不适的人都经历过。

颈型颈椎病:这类人更易出现落枕,睡了一觉醒来发现颈部疼痛严重,不能向一侧转头,必须转头时身体不觉中随之转动,给人一种特别僵硬的感觉。

神经根型颈椎病:这类患者常出现肩部和上肢的电击样串痛,感觉从肩膀到上臂到前臂内有一种说不清楚位置的疼痛,有时可以仅表现为酸痛,疼痛位置有时可达指尖,五个手指疼痛的程度多不一样,以拇指和中指疼痛相对严重较为多见。

这些护颈方法其实是在伤害它

对于经常出现颈椎不适的人来说,常常是各种“护颈”方法齐上阵,但效果往往并不是太好。为什么?因为这些方法都是错的!一些被大家当成护颈椎方法的行为,其实是在伤害它。

错误一:不规范的颈部按摩

正确的按摩可缓解颈椎病,但并非所有的颈椎病都可以通过按摩来治疗。尤其是伴有椎管狭窄、严重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等问题时,按摩或可加重症状,甚至导致截瘫。因此,一般不建议在非医疗机构进行颈部按摩。

错误二:盲目做颈部保健操

对部分颈椎病患者来说,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会使颈椎更加脆弱,发病期间盲目做操会加速颈椎间盘老化,加重病情。

错误三:睡硬板床

目前没有研究证明睡硬板床对颈椎有好处。硬床睡起来不舒服,肌肉无法放松,也休息不好,而且不会对颈椎、腰椎提供有效支撑。

错误四:经常“摇头晃脑”

有些人以为,摇头、扭脖子可以缓解颈椎痛,其实有些剧烈或频繁的“摇头晃脑”动作反而增加了颈椎的工作量,加重了关节磨损。

注意做到6件事给颈椎“减压”

慢性劳损是造成颈椎不堪重负的首要原因,保护颈椎首先要远离伤颈姿势。很多人对脖颈酸痛的感受并不陌生,尤其是长时间瘫着看电视、低头玩手机后,轻轻动下脖子就一阵酸爽。平时注意做到6件事,就能给疲惫的颈椎减压。

避免长时间低头 一个人的头部重量约5千克,前倾看手机等电子设备时,头颈部通常呈60度角。这时,由于重力以及杠杆作用,颈部肌肉就要承受25千克以上的重量,远大于头部。为了保护颈椎,看手机时可以把手机举高点;看电脑时,把显示屏垫高一些,对颈椎更好。

让脖子动起来 长时间处于同一个姿势,会加速颈椎退变,造成局部软组织肌肉损伤。注意避免长时间低头,每隔30-40分钟就要放松颈部。如果有坐姿、站姿不良的问题,首先需要纠正体姿,不要含胸弓背,避免压迫颈椎。

选择合适的枕头 睡眠时,枕头的高低、软硬会影响对颈椎的支撑。为了保证颈椎的生理弧度,成人枕头高度在8-15厘米,仰卧时一拳高,侧卧时一拳半高;软硬适中,能有效承托颈椎,释放肩颈肌肉压力。

采用正确睡姿 除了选择合适的枕头,正确的睡姿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建议平躺或侧躺。不推荐蜷起来睡,蜷缩身体时,脊椎和脖子没有任何支撑,脊柱承受的力量很大,还会压迫胸部和腹部。也不推荐趴着睡,趴着睡时头会偏向一边,整个胸腔承受很大压力,导致胸闷、胸痛、呼吸受阻、心脏不舒服等情况。

热敷改善循环 睡觉前,用热毛巾敷在后颈部及肩背部,热敷30分钟左右,可改善颈背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

热敷的温度不宜过烫,以皮肤感觉温热舒适为宜。

不适及时就医 如果上述保养方法不能及时起效,或是出现头晕、乏力、打软腿等症状时,请第一时间就医,谨防自己误判疾病,延误治疗。

综合生命时报、养生中国、北京青年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