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5日讯 没来得及在爷爷生前为他画一幅肖像,学美术的刘乐乐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为爷爷画了最后一幅画像,并把这幅画刻在墓碑上。“只要我还记得他,爷爷就不会真的离开。”
孙女为爷爷画的最后一幅画,成了墓碑上爷爷的遗照。长江日报记者杨帆 摄
4日,在龙泉山孝恩园,这块没有逝者照片,而是刻着人物剪影的墓碑让人印象深刻。剪影是一位正面坐着的老人,像在休憩,也像在深思。刘乐乐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亲人们都说像,看了一眼就知道是“爷爷”。
刘乐乐目前在湖北美术学院读研,她的爷爷退休前是位中学老师,今年已是八旬老人,几月前因疾病不幸离世。悲伤袭来,刘乐乐才意识到,她一直想为爷爷画一幅肖像的愿望可能再也实现不了了。
过去觉得时间还多,再是学美术的人常避免给最熟悉的人画像。刘乐乐说,她一直没动笔。
孙女为爷爷画的最后一幅画的原稿。(受访人提供)
在给爷爷守夜的晚上,这份遗憾越来越强烈,她想起和爷爷最后一次逛公园,那次合影,爷爷坐着,她站着。她迅速拿起笔,以这个坐姿为形象,勾勒出一幅剪影画。
“我们常常想念一个人的时候,记得的不是具体的面容,而是他的轮廓。”刘乐乐介绍,小时候和爷爷住在一起,童年的时光有爷爷的陪伴。爷爷是个严肃的人,但非常疼爱她,经常给她讲故事,说做人的道理,有时也会和她开玩笑。
有一次爷爷骑车带着她,行驶在上坡路段,车突然要倒了,爷爷紧张地回头看她,她两只手紧紧抓住座板,像猴子一样抓着没有掉下去。回家后爷爷逢人就夸她勇敢聪明,她特别开心。
现在爷爷不在了,家人清理爷爷的照片时,发现照片很少,大部分是合影。父母看到乐乐为爷爷画的画像,和其他亲属一商议,亲人们都觉得这幅画能体现老人的外表和性格特征。“乐乐和爷爷的感情最好。”
这幅画用在了爷爷的墓碑上,墓志铭写着:“此处长眠者,音容犹笑佛”。
“我想爷爷是喜欢这幅画的。”刘乐乐说,画了这幅画后,她梦到了爷爷,就是这幅画上的坐姿,朝她挥手微笑。
(长江日报记者刘睿彻 杨帆 通讯员郝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