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核工业工人在施洋烈士雕像下宣誓。
4月3日,施洋烈士陵园里,松柏林立,沉静肃穆,纪念碑前摆满了黄白相间的菊花,寄托着人们对先烈的哀思,不少市民有序前来瞻仰、纪念先烈。其中一位独自前来的祭扫者,正是施洋烈士的曾外孙女施红。
“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1923年2月15日,共产党员、劳工律师施洋在洪山的刑场上喊出这句话后英勇就义。施洋在武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领导者之一。
每年清明节,施红会代表家人前去祭扫。站在纪念碑前,她久久伫立,人群来来往往,很少人知道她的身份。施红几次回到外曾祖父施洋的家乡竹山县,在那里,施家湾的施家子弟们早已走向了奔向小康的致富道路。
54岁的施红一直从事旅游行业工作,施洋烈士陵园的红色讲解员朱虹成了施红的朋友。施洋的大无畏精神感染了她们,也把她们联系在一起,把传播继承先烈精神作为共同的责任。施红这边有旅游团体需要参观,她就会跟朱虹联系;如果烈士陵园有宣讲活动,朱虹会主动邀请施红来参加。
为了讲好先烈故事,朱虹查阅了许多资料,不下百遍仔细阅读过施洋写下的《伯高狱中七日记》,烈士被捕的经过、狱中生活她已烂熟于心,百年前共产党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不惧牺牲的英雄气概,让她每每想起来,都觉得心潮澎湃。
她沙哑着嗓子告诉记者,2011年起,每年,她会为参观市民讲解数百场,清明节前后更是高峰,每天接待团体平均在30批左右,“只要大家有需要,我们就全力进行讲解”。
带着扫墓团体一路拾级而上,朱虹说起施洋烈士纪念碑的“数字密码”,沿着牌楼正后方到达施洋烈士纪念碑,需要绕过铸铜浮雕再走完81级台阶。
她解释,81级台阶平均分布了3层,每层都有27级台阶,“这3层台阶每层都是27级,寓意‘二七’大罢工”。
朱虹数不清自己在81级台阶上走过多少次,但和她完成的数千次讲解一样,“每次走过、讲过,都是再一次体会、再一次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