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普知识助力“双减”,小学生们把教学楼顶打造成荷花园

大武汉客户端 2022-04-02 21:41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日讯(记者覃柳玮 通讯员张晶晶) “大家回家后做一组对比实验,看看荷花种子是直接泡水还是划开了再泡水生长得快……”2日,在青山区钢都小学教学楼顶,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实践课堂正在进行,来自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们正在教一群小学生认识荷花,并亲手种下自己的荷花种藕。由市园科院和钢都小学共同举办的“科普助力‘双减’”系列研学活动当天正式启动。

园林专家给小学生们讲授荷花种植的知识。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活动现场被各种荷花元素包围,楼顶的空间内随处可见荷花科普知识的展板,以及展示在各处包含荷花内容的诗词,学校将此处命名为“晓荷园”。参加活动的小学生来自四年级,他们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花盆。在园林专家的指导下,学生们亲手种下荷花种藕,并且给自己的花盆写上名字。

园林专家教小学生们种荷花种藕。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潘宜平是市园科院荷花睡莲专家工作室的负责人,他也是实践课堂的老师。“荷花种藕一头一尾,大家将荷花种藕的头部,也就是顶端埋入土里,稍倾斜插入土里,把种藕的尾部露出来就行了。”潘宜平一步步指导孩子们种植。有趣的是,来自四年级1班的潘奕衡也在现场,正在授课的潘宜平是他的爷爷。潘奕衡说:“我以前也去过爷爷的单位,但没有仔细学习过这些知识。今天种下的荷花要归我们自己照护,我回家了要好好请教爷爷。”

小学生们认真做着笔记。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钢都小学德育主任骆然介绍,学校将把“晓荷园”打造成全校师生的科普研究实践基地,分批次组织学生们进行荷花的种植实践。潘宜平还向学生们承诺:“大家要精心照护,3天内记得浇一次水。等武汉市举办荷花擂台赛时,大家种得最好的荷花可以代表学校参赛评比。”

活动当天,市园科院“生态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在钢都小学挂牌,未来,双方每个月都会定期组织相应的园林科普活动。市园科院负责人说:“我们立足自身的资源,遵循科学性、教育性、体验性原则,采取 ‘请进来’ ‘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们进行实践,就是希望孩子们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探究自然,并享受自然、收获快乐。这也是科研单位与学校共同探索助力‘双减’的一次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