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科学岛环路局部效果图
磨山景区综合提升工程
怡和西路(后湖大道—后湖南路)项目效果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琴 通讯员 武建
3月28日,武汉一批城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涵盖城市交通、水务设施、生态园林、城管设施、城市更新等五大类共83项,覆盖武汉全域15个区,总投资逾268亿元。
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围绕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市空间发展格局谋划,聚焦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加快推进城市能级品质提升。武汉市城建局科学统筹、强力推进,全市城建战线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劲头,奋力实现“开局企稳”,将项目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当前,作为东湖科学城的核心区,光谷科学岛6条道路施工正酣;武汉经开区内的滨水景观大道左岸大道快速动工;东湖风景区的磨山景区综合提升工程乘着春风出发;东西湖区四大产业园区26条市政道路为网安基地二期、京东方健康产业园配套;一批微循环路加速推进,为城市交通畅通“毛细血管”……极目新闻记者为市民梳理了一批颇受关注的重点项目,了解它们的建设情况。
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建设提速
6条配套道路同步施工
作为东湖科学城的核心区和率先启动区,光谷科学岛内总长16.9千米的6条道路同日开工建设,将打通环岛内外联系通道,促进东湖科学城建成代表国家实力、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的大科学装置群。
科学岛东路、科学岛南路、科学岛西路、科学岛北路均为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光谷科学岛“四横三纵”主干路网,是环岛路重要组成部分,东路和西路是科学岛景观门户道路,建成后将成为内部联系的主要通道;高新七路(科学岛西路—区界)、科技三路(未来三路—里沟北路)两条道路,分别打通科学岛与外界的交通和作为内网道路优化内部出行。
与一般道路建设不同的是,光谷科学岛骨干路网建设时,将在路层内加入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层达88厘米厚。这种结构的道路,标准等级相当于机场跑道,可大大提高道路抗碾压性。
记者了解到,根据计划,光谷今年力争让东西横向骨干道路的高新六路、科学岛环岛路主线通车。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全域将建成13条道路,通车里程约22千米,对外骨干路网全线畅通,对内道路连网成环。
经开区滨水景观大道再延长
左岸大道高架段为六车道
高空鸟瞰,位于武汉经开区内的左岸大道(万家湖南路—小军山)长河段建设如火如荼。伴随着机器轰鸣,左岸大道(三环线—万家湖南路)段也正式拉开建设序幕。
左岸大道(三环线—万家湖南路)沿长江左轴建设,为城市快速路,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照明、景观绿化、交通、新基建配套设施等,设计车速60千米/小时,全长约5千米,采取全程高架加地面辅道形式。其中,高架段为双向六车道。
据了解,左岸大道经开段北起三环线,南至邓南港区,全线长约48千米,是武汉经开区长江左岸产城融合发展带上的交通动脉。作为继东风大道、江城大道之后,武汉经开区通往主城区的第三条主干道,左岸大道经开段也是武汉“五环十八射”规划中沿江快速射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吉利路(汉南大道—兴城大道)、川江池路二期道排及配套工程、通江四路(纱帽大道—江大路)、军纱大道东延线建设项目等开工建设,助力武汉经开区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车谷副城”。
东湖绿色发展底蕴不断增强
多处景区综合提升“绿色颜值”
作为城市“绿肺”,东湖风景区多个景区通过生态保护和综合提升改造,助力主城区持续聚焦城市能级、品质“双提升”。
其中,东湖风景区的磨山景区综合提升工程,是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项目,包括梅园改建工程、荷园迁建工程,樱园扩建工程、牡丹园景观提升工程及磨山楚文化综合治理工程,施工内容包括新建改建绿化、给排水管网铺设、唐式风格仿古建筑精装、配套服务设施新建及景区大门广场改造等建设内容,将挖掘中国传统名花文化,打造新的文化景点,通过植物合理搭配,达到四季赏游效果。
落雁景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工程绿岛驿站改造提升项目,计划今年5月底完工,为今年即将在武汉举办的第14届《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配套建筑。为更好地体现大会的主题和宗旨,东湖风景区落雁景区将利用废弃水厂进行改造,打造一处集湿地文化展示、湿地保护教育及绿道配套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同时亦作为串联东湖绿道的一处重要节点,赋予东湖新的文化内涵和亮点元素。
持续优化城市路网结构
将打通100条微循环道路
3月28日,为持续加密江岸区后湖片区路网,怡和西路(后湖大道—后湖南路)、八医院公共通道(建设大道延长线—怡和路)两条微循环道路开建,为医疗卫生核心区域配套,两条城市支路计划于上半年内完工。次日,该片区的百花一路(百花横路—兴业路)、新十路(百步亭路—吉祥路)也正式启动,计划年内建成。
在洪山区三条同步开工的微循环道路中,两条位于居住区密集的白沙洲片区,分别是南市路(永佳路—永芳路)和永业路(武金堤公路—夹套河路),均将周边在建或新建的居住小区与出行道路相连,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居民交通出行;新开工的途安路(新溢州路-南湖路)位于洪山区南湖地区。
记者从武汉市城建局获悉,今年全市计划建设100条微循环路,截至一季度末,绝大部分道路已开工。其中,汉阳区、东湖高新区的微循环路网规模较大,如汉阳区已开工的微循环道路有知音大道(汉江苑路—玉龙路)、车友路(龙兴西街—隆祥街)、玫瑰街(蟠龙路—仙女山路)等;东湖高新区优化内部出行的道路关南园四路(光谷大道—关南园路)、关中路(关南园路—高新二路)等也已陆续开建。
一季度
武汉新开工城建项目总投资逾千亿
3月28日,武汉市又一批城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为一季度“开门红”掀起高潮。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城建局了解到,这是继3月10日首批五大市级城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后,又一次覆盖全城的集中“打擂”。至此,武汉一季度累计新开工城建项目总投资逾千亿元。
按照武汉市政府多次调度会议要求,武汉市城建局与武汉市财政局进行了项目投融资工作协商,并连续与各市级平台公司和各区进行投资工作对接,组织市级重大项目开工。同时,在武汉各城区也大力推进新开工项目落地,加快审批流程,积极筹措资金。
初步统计,今年一季度,武汉城建项目开工的个数、投资规模、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等三项指标均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此外,武汉市城建局联合统计部门,组织各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平台、各在汉建设单位开展了全市城建领域统计工作业务培训,也督办了区级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下一步,武汉市城建局将进一步加强各区和各单位的纳统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城建投资纳统转化率和增强有效投资;加大重大项目新开工推进力度,同发改、财政、规划和城建各行业主管部门一起,加强研究城建项目融资工作,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武汉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大力开展征地征收攻坚,协调督促各区重点围绕市级城建项目“久悬”问题,开展征地征收“揭榜挂帅”和攻坚推进,市级相关职能部门要聚集合力、高位协调、协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