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郑家湖墓地发掘的700字木觚(局部)
湖北有13个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 万建辉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战国晚期木觚 再现秦楚‘纵横’旧事”近日在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郑家湖木觚长文记录什么故事?反映了怎样的秦楚旧事?带着这些问题,3月29日,长江日报记者赴出土木觚的云梦郑家湖274号墓地现场,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业人员介绍木觚出土经过,解读木觚700字长文内涵。
■ 觚文记载故事史书没有记载
3月29日上午,记者在云梦祥山博物馆见到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家湖墓地考古项目现场负责人赵军。墓地发掘分为A、B、C三个区,2021年5月以来,赵军一直负责C区116座墓葬的发掘工作。
赵军介绍,震惊世界的睡虎地秦简就是在距离郑家湖墓地几公里的秦墓中发现的,因此郑家湖墓地发掘人员对竹木片的发掘特别重视。2021年9月23日,一名发掘人员在郑家湖274号墓发掘,发现一只小木片。此事引起考古人员注意,怀疑它是从棺椁中浮出浸水的墓穴水面的。
当天,发掘人员果然在274号墓棺椁间发现了木觚。发掘人员拣起木觚,发现木觚有断裂,沾满泥巴。9月24日下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业人员李澜专程赶来郑家湖墓地现场,对木觚进行清洗,发现了木觚正反两面都有文字。
9月25日,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天虹教授对木觚上的文字进行初步释读,发现了觚文记载谋士筡游说秦王寝兵立义的故事。进一步考察,发现这段故事史书文献没有记载。木觚的重大价值由此被发现。
■ 五国联合攻秦时谋士筡游说秦王止战
回到云梦祥山博物馆,馆长张宏奎告诉记者,木觚已送往荆州进行脱水保护和修复。
张宏奎说,木觚中谋士筡游说秦王的方式,特别像《战国策》中“墨子说楚王无攻宋”的方式。木觚长文中,谋士筡细述秦国地广、兵强、人众、物丰,暗喻秦王应当“知足”;筡引用因“以不义反为义”,桀纣亡国,吴人失其先王冢庙等典故,隐示秦王当以前人为鉴。又以自己所见所闻,指出秦民“壹恶用兵”而疲于征战,劝说秦王止兵,使民安居乐业。然而秦王没有楚王容易“忽悠”,长文中记录秦王“不答”“又不答”“先生言也,寡人谨听”,对待游说的态度消极,也就是没有接受筡的劝说。
筡是什么人?他在什么背景下游说秦王?
据郑家湖墓地考古项目现场负责人赵军提供的《湖北云梦县郑家湖墓地2021年发掘简报》刊载,事件当发生在战国晚期,当时秦国已经“东南囊楚而北半赵”,统一六国势头强劲。在此形势下,燕、赵、韩、魏、楚五国结盟抗秦,取得暂时胜利,于是谋求与秦休战讲和,故谋士筡前往秦国游说秦王。此时的秦王推断可能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
记者了解到,有关木觚700字长文的深入解读和现代文翻译工作,相关专家正在进行中,后期可能在考古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
■ 墓主可能是秦国下级官吏或普通贵族
木觚为何成为274号墓墓主的陪葬品?赵军分析,根据碳十四测年,郑家湖274号墓主葬于秦国占领安陆(今云梦)后。根据墓葬规模和形制,以及出土的石砚台,推断墓主为秦人,可能是下级官吏或普通贵族。
史料记载,公元前279年,秦国名将白起大举进攻楚别都鄢(今宜城东南)。白起引水灌鄢,使楚损兵数十万。接着连克楚之邓(今襄樊北)及西陵(今宜昌)。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楚顷襄王十九年,白起又率军攻占安陆,之后占领楚国都城,迫使楚国迁都,秦国霸业初显。也是在这一年,屈原投水自尽。
秦庄襄王于公元前250年即位,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秦国攻打魏国,魏公子信陵君合纵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击败秦军,被称为合纵攻秦之战。
此前郑家湖墓地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罗运兵曾告诉记者,墓主生活的时代是秦军继续征战的时代,留守云梦的秦人有厌战情绪在情理之中,因为秦军出征要自带衣物等装备,战争要付出巨大代价,那么作为秦人的274号墓葬墓主,在木觚上记载谋士劝说秦王息兵停战的故事,并当作自己的陪葬品,也是自然的。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天虹教授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觚文记载的筡游说秦王事件提供了一幅战国后期各国与秦争斗、斡旋的时代画面,同时觚文涉及春秋战国之际魏、越、吴之间的关系,丰富了我们对某些重要史事的认知。
■ 觚 gū
1.古代酒器,青铜制
2.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
3.棱角
■ 专家观点
年代最早
觚文篇幅最长
是目前所见中华第一长文觚
■ 觚文释义
谋士筡细述秦国地广、兵强、人众、物丰,暗喻秦王应当“知足”;筡引用因“以不义反为义”,桀纣亡国,吴人失其先王冢庙等典故,隐示秦王当以前人为鉴。又以自己所见所闻,指出秦民“壹恶用兵”而疲于征战,劝说秦王止兵,使民安居乐业。然而秦王没有被“忽悠”,文中记录秦王“不答”“又不答”“先生言也,寡人谨听”,对待游说的态度消极,也就是没有接受筡的劝说。
■ 觚文形制
这枚木觚由一截圆木
纵向中剖而成
长34厘米,宽3.5厘米
半圆形木面修削成七个棱面
每个棱面宽约0.5至0.6厘米
均书写文字
平整剖面亦分七行
其中六行书写文字,一行留白
形制罕见,内容丰富
觚文大多数清晰
字体是秦隶
个别文字篆书意味较浓
是研究秦隶的宝贵资料
■ 历史背景
公元前278年
秦国名将白起率军攻占安陆(今云梦)。 根据木觚主人墓葬规模和形制,以及出土的石砚台,推断墓主为秦人,可能是下级官吏或普通贵族。
公元前250年
秦国攻打魏国,魏公子信陵君合纵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击败秦军。 筡游说秦王的故事应该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 觚文原文
贱臣筡西问秦王,曰:“王之外訄臣筡愿欲得王之倚立之閒(闲),渴(竭)腹之所闻。当今□之时,衍□巍(魏)五邦相与,陟=若壹,为义虖(乎)?筡弗得智(知);不为」义虖(乎)?筡有(又)弗能智(知),不识吾王将可(何)以侍(待)之 ”。王不合(答)。
筡有(又)称曰:“五邦以义来甗(献),吾王以义侍(待)之,不为义虖(乎)?愿吾王有以义侍(待)之者。为义者,皆欲人之以」义也”。王 有(又)不合(答)。筡有(又)曰:“欲有复言也,恐刀居(锯)不容于身”。王曰:“先生言也,寡人谨听”。
筡曰:“今夫桀肘(纣)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尽已失之矣。无异故,皆以」不义反为义者也。巍(魏)人与越人战宿胥之壄(野),而栖越王廥(会)稽廥纂之上;当此时,吴人侵(寝)兵立义事鬼,强为天子,吴人不侵(寝)兵立义事鬼,」尽已失其先王冢庙及与大都连者。无异故,皆以不义反为义者也。
今筡入,王之四竞(境)者(诸)民皆有蚀寒之色,窃问其故,曰:‘壹恶用兵矣’。阴晋、上雒(洛)之」卒,天下之良卒也,自酆綦以来,夫斩首六矣。今出战不能胜,而内守不能箇(固),不能守其城郭而五刑传其身,而弗能佴(耻)也。无异故,皆未罢也。干将、莫冶(邪),」天下之良剑也,金试□兔(?)壶(?)□□□□□□□勿绎(释)騄耳,天下之良马也,重载以驰于路久而勿绎(释),骀马」□至。无异故,皆未罢也。攻军杀将,王之 (禄)也,者(诸)民之力也。者(诸)民绳身以断剅(头)列(裂)腹,宛取□□身以(迁)徙忧守之,此亦大过(祸)矣。万乘王所以□[于]□」□,或欲黄金朱(珠)玉走马□猎听乐,是以闻谈说之士言攻击之便,得地之利,约车众者数百[乘],而□者数十乘,齎(赍)币帛以□者(诸)侯,必旦兴师□」以□边竞(境)。
丈夫居军不□□□□□□□责阵卒,久者数岁,□者期年。兴而治地,地方环(圆)不□百余里,而地有不可虚,必且(迁)中□」之民以实之,百姓弗安且茗,可虖(乎)?王胡不止兵毋兴令居,允其图(?)□ ,修其垣蘠(墙),又且相□,居得其乐而陈责皆赏。以筡之私此,此天下之良」策已。
黄啻□曰行年三百□椯(端)身□察乃智(知)足。今吾王之地,东南囊(?)楚而北半赵,是皆[膏]臾(腴)之地也。西尽日入之所,到无甲之□,而兵强人众莫弗」智(知)已。又有最奡、必方、婴(樱)母(梅)、橘鼬(柚)、毗(枇)杷、茈橿(姜)之林,钟蠪胥蹇之州,美丹之穴,赣勒、□□、敝(栟)稯(椶)、桃支(枝)之渚,而万物无不有已”。
(专家添加标点符号,“□ ”“」” 等符号为木觚中文字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