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的旱情正导致非洲之角区域国家陷入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上千万当地民众身处危险之中。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东非区域局介绍,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国的旱情最为严重,亟需人道主义援助。
农牧民生活何去何从?
早在去年,我就曾到访过肯尼亚北部的伊西奥洛郡实地采访。当牧民告诉我他的牲畜仅剩几头的时候,我很难相信活生生的牛羊会被饿死。路上死去牲畜的尸体、牧民手中的白骨,深深刺痛我的心。我用手机记录下这些画面,发给国内的朋友,他们和我一样痛心。
距离上次采访已经过去半年,农牧民如今生活如何?旱情还在加剧吗?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驻外记者,我们有责任将非洲真实发生的情况报道给世界。带着疑问,在肯尼亚国家干旱管理局的协助下,3月下旬,我们来到了肯尼亚东南部的基利菲郡。
在基利菲郡,我们采访到一位牧民。他说一只羊现在的价格只能卖3美金,卖不上价。如果不卖,这些仅存的牲畜也会因缺少食物随时面临死亡危险。这种两难的局面还出现在卡罗琳身上。她本有40头牛,现在只剩下8头。不过说起这些,她很乐观。她说干旱管理局的官员提供了一些帮助,期盼下个雨季的到来。
接着,热情的卡罗琳带我们认识了扎瓦迪。扎瓦迪种了30亩玉米,不过已经全部绝收。
这些枯黄的庄稼,让人心酸。没有收成,就没有收入。她说,由于缺少食物,一天吃三餐根本就是奢望。
我们来到村庄,当地人用斯瓦希里语向我们问好,小孩子在远处向我们微笑。炽热的阳光下,我心生疑问:这些农牧民的生活何去何从?
气候变化引发干旱 非洲成为受害者
我们采访了肯尼亚国家干旱管理局基利菲郡干旱协调员亚当。他介绍说,基利菲郡从去年8月开始出现旱情,虽然去年12月曾迎来降水,但是持续时间短。据统计,基利菲郡共有9500头牲畜死亡,约有219000人受灾。
我们在内罗毕也独家采访了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东非区域局区域主任迈克尔·邓福德。他表示,预计非洲之角有超过1300万人受灾,他们正在关注下一个雨季,如果这个雨季失败或低于平均水平,旱情可能使得多达2000万人受灾。
这些数据,让我想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虽然非洲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足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但非洲却是当前受气候变化冲击最严重的地区,面临着频繁的气候灾害。非洲水资源缺乏和粮食安全问题不断加剧,农业与经济恐停滞发展,超过1亿人口可能陷入极端贫困。
多方合力应对挑战 中国积极发挥作用
在报道旱情的时候,我发现一些国际组织已经行动起来帮助非洲之角区域国家应对旱情。世界粮食计划署已启动了非洲之角区域干旱应对计划,呼吁国际社会提供资金支持,以应对迫切需求,并帮助当地增强抵御极端气候冲击的能力。
作为一名在非洲的中国记者,也十分关注中国发挥的作用。为帮助索马里等非洲之角国家应对旱灾,中国将向索马里、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吉布提提供一批紧急粮食援助。
这次紧急粮援是中方落实“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的又一实际行动。今年年初中方提出这一构想,旨在支持地区国家以主人翁态度合力应对安全、发展、治理三重挑战,实现长治久安与发展繁荣。中国正以切实行动推进落实构想、支持非洲之角地区发展。
我们希望,非洲之角区域国家的旱情能够得到缓解,人们生活早日走向正轨。(总台记者 马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