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打造公共交通治安防控新高地

新华网 2022-03-29 15:52

苏州,是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常住人口超过1200万,流动人口总数位居江苏省第一。全市公共交通点多、面广、线长,日均客流量超300万人次。

近年来,苏州公安机关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标准,积极探索科技驱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开发应用轨道公交公安“情指勤舆”一体化作战平台(简称轨道公交“蜂巢”平台),数据赋能新生态和智慧应用新场景持续涌现,不断织密“平安公交”防控网。

赋能情报预警,精准超前“防”

“嘀嘀嘀!”一阵急促的系统报警声响起。2022年3月10日9时31分,苏州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情指大厅、惠昌路站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接到轨道公交“蜂巢”平台预警,轨道交通3号线狮山路站站厅发现一名嫌疑人员。

在综合指挥室值班的副所长顾跃立即指令视频监控岗人员进行盯防,驻站民警陈建权根据警务通App端接收到的同步预警信息前往确认处置,分局联指大厅大屏通过站区监控图像和民警4G执法记录仪声像实时跟踪现场处置情况。

“赋能情报预警,关键目的在于实现精准超前‘防’,第一时间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苏州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局长冯炯告诉记者。

“智能感知、快速响应”的背后,是精准防控网络的进一步织密。轨道公交分局基于开发“情报预警研判”模块,搭建异常人员、异常物品、异常事件等风控模型,超前预警并落实管控措施,增强一线警力跟防、盘查、管控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2022年以来,轨道公交公安机关通过平台预警共成功拦截、抓获全国在逃、临控人员48名,关注、防控风险人员750余人次。

赋能指挥决策,高效合成“处”

2022年1月1日凌晨,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百万璀璨烟花秀”跨年活动散场后,如织的客流涌向轨道交通阳澄湖南路站。根据客流量风险阈值,轨道公交“蜂巢”平台“客流预警”系统产生大客流超限预警,分局立即调度安保力量维护秩序、疏导客流。

“应用数据模型,我们能够精准监测线网客流变化,智能感知大客流站区,实现超限自动预警、预警即时响应,同时依托站区‘平安前哨’警企联合指挥部,推动突发情况被动处置向前期预防转变。”苏州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副局长潘江介绍。

依托逐站覆盖的二、三维融合地理信息系统,可实现警情事件位置、线上警力部署、处置流程预案、现场音视频等警务要素全上图;同步融合路面地图,标注显示轨交线网周边属地派出所、动态巡防警力和医疗、消防等联动资源。

“通过数据赋能,有效增强了后台指挥现场感知能力和对一线处置民警的信息支持能力,切实解决指挥调度与现场处置脱节的难题,推动情指勤舆一体化、闭环式运行。” 苏州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王广奎说。

赋能实战勤务,科学动态“控”

2022年3月2日,轨道公交“蜂巢”平台“舆情监测”系统显示,有网友发布微博称:“在轨道交通4号线列车上,有个色狼,大家小心。”情报信息岗立即对线索进行核查研判,通过“乘客轨迹还原”系统,精准锁定嫌疑人乘车规律,指令一线警力加强重点站区巡逻防控,成功将再次进站乘车的嫌疑人抓获。

轨道公交分局按照等级化、动态化防控标准,借助平台风控模型,动态调整防控重点和警力布局,实现潮汐布警、精准用警。并依托警力位置上图直观显示、站区监控全面覆盖、4G执法记录仪实时传输、一线全警持有电台的资源优势,全面加强对民警、辅警勤务质态的监督检查,并生成“一警一档”进行考核管理,倒逼工作责任落实,见警率、管事率不断提升。

“工作任务直接推送到警务通手机端,要求更加明确、具体,巡防更加精准、有效,勤务效率也更高了。”苏州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花墩站派出所民警吴小勇介绍。以此,警力随警情集约投放、措施随实战同步调整、绩效随责任捆绑落实,进一步释放勤务效能。

赋能安全监管,多维源头“治”

“部分安检员执勤不规范,甚至存在脱岗、未持证上岗等情况,你们要立即进行整改。”在轨道交通3号线某站点会议室,苏州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戈巷街站派出所所长施卫峰正约谈某安检公司责任人,对企业相关违规行为启动安检督导挂牌督办机制。同时,相关信息录入平台“公共安全监管”系统,可实时查看整改落实进度。

“将公安安全监管全要素、全流程、全环节纳入平台管理,探索构建‘任务下发、隐患排查、信息采集、落地整改、督办约谈’监管闭环,进一步压实企业安防主体责任,提前消除安全风险。”施卫峰说。

轨道公交分局还大力推动运营企业实施安检设备智能化技改升级,试点应用非接触式安检设施和公交车乘客多维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各类危险要素的智能感知、自动判别、及时预警。

目前,苏州全市轨道交通、公交车、长途客运、出租车行业的视频监控、车载定位、乘客票务、安检信息等运营数据已经实时接入公安机关,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应用,全面支撑公安智慧防控工作。

苏州轨道公交分局“情指勤舆”一体化作战平台,获评2020年度中国智慧轨道交通优秀应用案例奖,被铁道警察学院列为校警重点合作科研项目,并纳入“城轨警务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学员必修课程。随着诸多公安智能化应用陆续投入实战,苏州公安正朝着积极构建全市公共交通治安防控新高地的目标阔步前行。(唐杨 方方 曲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