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庭法官解答“人身损害赔偿” 被流浪狗咬伤可否状告爱心投喂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2022-03-28 07:15

民庭法官做客市民有约解答“人身损害赔偿”

被流浪狗咬伤可否状告爱心投喂

东湖高新区法院民庭副庭长蔡丽红(右)、法官刘燕双接听热线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 通讯员 杨旖旎 实习生 蔡沁辰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我被小区里的流浪狗咬了,能不能追究投喂人的责任?”“两车追尾乘客受了伤,乘客索赔是不是两边都可以找?”“坐旅游大巴出行,车子急刹致游客骨折,司机不赔偿怎么办?”3月24日上午,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民庭副庭长蔡丽红、法官刘燕双做客楚天都市报“市民有约”栏目,就《民法典》中的人身损害赔偿情况接听市民热线,答疑解惑。

被流浪狗咬伤

可找投喂人索赔?

法官:爱心人士若构成长期投喂需担责

家住武汉硚口区的市民李女士来电称,她住在一个老旧小区,小区有很多流浪猫和流浪狗,因常有爱心人士给它们喂食,这些猫啊狗啊也就长期逗留小区,但平常又没有人管,这些猫狗行为就“非常随意”。前不久,她被小区的流浪狗咬伤,自己去医院看了伤、打了疫苗,但是她觉得,小区那些投喂流浪动物的人应该对动物伤人的行为负责。只喂不管,一旦小区的孩子被咬,出大问题可怎么办?

听了李女士的讲述,法官刘燕双表示,如果李女士要求加强小区流浪猫狗的管理,应当联系城管部门进行收容管理。李女士所说的这种情况,给小区流浪猫狗投喂的爱心人士可能并不固定。投喂者的行为是出于对流浪猫狗的怜悯之心,而并不能表示他们是饲养或管理这些猫狗,这些流浪猫狗根本还是属于没有主人管的。若是认定投喂就意味着对方是流浪猫狗管理者,进而要求其承担献爱心的后果,这就是过于苛责了,不仅伤害了投喂者让人敬佩的爱心,也并非法律所追求的价值取向。

李女士又问,投喂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担责?是不是应该带流浪猫狗打疫苗呢?副庭长蔡丽红说,如果投喂人长期在特定场所投喂流浪猫狗,使得流浪猫狗与投喂者形成法律认定的依赖关系,那么其投喂行为与流浪猫狗伤人就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就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补偿责任。如果李女士能够找到这样的投喂者,可以要求其带流浪猫狗打疫苗。

追尾中乘客重伤

的士车主推诿找保险

法官:可以分别起诉追尾中双方车主

家住武昌区的刘女士来电说,她的朋友乘坐出租车时,出租车被追尾了,导致她的朋友受重伤,目前已经做出的伤残鉴定为1级。朋友现在身体很不好,治疗花了不少的钱,家里父母年纪大,没有精力追究赔偿事宜。刘女士想问像这种情况,该如何向司机追偿?如果车主拒绝赔偿又怎么办?

刘燕双询问是否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责任是如何划分的。刘女士表示,交通责任认定书认定后面的追尾车承担7成责任,出租车需要承担3成责任。

刘燕双表示,刘女士的朋友可以分别起诉出租车和追尾车辆。起诉出租车司机的同时也可以起诉出租车公司,要求双方共同承担责任。刘燕双提醒刘女士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就医资料、治疗发票等材料。

关于交通事故赔偿的疑问,江岸区的黄先生也打来了电话,他说自己的父亲遭遇车祸住院治疗,肇事车主全责,目前父亲还住在医院治疗。肇事车车主买了保险,现在黄先生找其谈赔偿,车主却让黄先生自己去找保险赔,车主本人十分不配合,黄先生感到束手无措。

听了黄先生的描述,刘燕双建议黄先生请公安机关出面帮忙协调,如果对方依旧不配合,黄先生可以保留相关证据起诉车主。刘燕双提醒黄先生要注意,这类诉讼有效期为3年。

被楼上高空抛物

砸伤找不到肇事者

法官:整栋楼的住户都可成被告

家住汉阳区的张女士说,她家在高层小区的6楼,楼上长期有人往下丢东西,之前她只是向社区反映,让社区装摄像头,但社区没有管。3月初,她在阳台上晒的被子,被楼上扔下的烟头点燃了。当时她报警了,警察说查起来很复杂,需要较长时间,然后她又向小区物业反映,物业说管不了。张女士就想讨个公道,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刘燕双表示,如果确定是楼上住户扔的烟头烧坏被子,但又实在无法明确哪一户是肇事者,根据张女士陈说情况,应当保留自己受损的证据,要求物业以及楼上的所有业主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家住硚口区的王女士则反映她的一个朋友开车到某小区,下车在楼下面等人的时候被楼上坠下的物品砸到了脑袋,后被送医治疗。事发后王女士的朋友就报警了,但是也没有找到肇事者,现在想要索赔,该找谁来负责。

刘燕双表示,如果无法明确抛物的是具体哪一家,那么整栋楼的住户都可以成为被告。而且小区的物业公司对高空抛物是有管理义务的,也要承担一定责任。刘燕双建议王女士先与该小区的物业协商赔偿,要求物业公司承担一定责任。

旅游大巴急刹车

伤了游客司机不肯赔

法官:可要求提供旅游服务的机构担责

武昌区的江先生说,去年报名参加了外地的一个“一日游”活动,当时他坐在大巴车上,因为车子急刹车,把他从车尾甩到前面,后来在医院检查发现骨折了。他治疗结束以后,去找大巴车司机商量赔偿的事情,但是对方一直不理睬,赔偿的事拖到现在也没有解决。

刘燕双询问江先生当时有没有报警,事故责任是如何划分的?江先生回复称,他报警处理后,交管部门认定大巴车司机是全责。因为对方在外地,不方便反复找对方说理。刘燕双建议江先生应该尝试找提供“一日游”服务的机构。拿到当初的报名凭证要求对方提供赔偿。针对此事,蔡丽红副庭长补充解答,一般提供旅游服务,都会为旅客购买保险,江先生如果找司机无果,可以找当初提供一日游服务的机构,如果对方没有为江先生买保险,江先生仍然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赔偿责任。蔡丽红提醒江先生注意保留订单等凭证。

洪山区付先生来电说,他和朋友之间本来是在互相打闹着玩,结果朋友一拳把他的几颗牙齿打掉了。付先生当时就报警了,在民警的调解下,他和朋友达成协议自行私了,朋友口头承诺付先生会支付治疗费用。过了几天,付先生才去医院治疗,医院说种牙要1万多元。付先生的朋友付了4000元,剩下的钱就不愿意给了,并且不承认要付全部医疗费的事情。

刘燕双听后表示,付先生和朋友只是口头约定了私了,而未签订书面协议,维权有一定难度。刘燕双建议付先生保留好所有的医疗发票以及报警记录,可以到法院起诉。法院会组织诉前调解,如果经过法院的调解,双方仍不能达成和解,可以继续走法律途径主张自己的诉求。